社会保障2026年生活成本调整(COLA)将包含与关税相关的“特朗普效应”——预计您能获得多少额外收入

新闻要点
根据独立估计,得益于特朗普总统的关税和贸易政策,美国社会保障2026年的生活成本调整(COLA)预计将出现“特朗普效应”,增长2.7%至2.8%。这将使平均退休人员每月额外获得54至56美元,并标志着自1997年以来首次连续五年COLA达到或超过2.5%。 然而,这笔额外收入很可能会被医疗保险B部分的保费大幅上涨所抵消,预计2026年保费将上涨11.5%至每月206.20美元。此外,用于计算COLA的城市工薪阶层和文职人员消费者价格指数(CPI-W)未能充分体现老年人在住房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导致社会保障受益人的购买力长期流失。联邦政府的停摆可能还会推迟9月份通胀数据的发布,进而推迟COLA的正式公告。
背景介绍
社会保障的生活成本调整(COLA)旨在帮助受益人跟上通胀的步伐。自1975年以来,COLA的计算基于城市工薪阶层和文职人员消费者价格指数(CPI-W)第三季度(7月、8月、9月)的平均读数与前一年同期相比的年度百分比变化。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美国货币供应量大幅扩张之后,社会保障COLA在2022年至2025年间分别增长了5.9%、8.7%、3.2%和2.5%,高于2010年至2025年2.3%的平均增幅。特朗普总统于今年4月初出台了一项新的贸易政策,包括10%的全球关税以及对与美国存在贸易逆差的数十个国家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这些关税预计将温和推高通胀率。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通胀和消费者购买力的真实影响是什么? -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特别是投入关税,通过增加制造成本直接导致国内商品价格上涨,这是推高CPI-W并间接增加社会保障COLA的主要机制。 - 尽管COLA表面上有所增加,但关税带来的整体通胀压力,加上医疗保险B部分保费的显著上涨,实际上侵蚀了老年人的净购买力。 - 这表明,关税政策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同时,也带来了普遍的通胀效应,对依赖固定收入的群体(如老年人)来说,这种“增益”可能更多是账面上的,而非实际的。 为什么CPI-W指数未能有效反映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成本?这对政策制定有何启示? - CPI-W指数的设计初衷是反映城市工薪阶层和文职人员的支出模式,其权重偏重于交通、服装等类别,而对老年人预算中占比较大的医疗保健和住房支出权重不足。 - 这种结构性缺陷导致社会保障福利的调整未能有效补偿老年人实际生活成本的上升,从而长期削弱了他们的购买力。 - 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采纳一个更符合老年人消费篮子的通胀衡量标准,例如实验性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E),以更准确地反映和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否则这种“特朗普效应”下的COLA增加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社会保障资金的长期可持续性和关税政策之间是否存在隐性关联? - 表面上看,关税推高的通胀导致COLA上涨,这增加了社会保障支出的压力,似乎与该计划的长期可持续性背道而驰。 - 然而,如果关税政策能够显著刺激国内生产和就业,从而增加社会保障税收收入,那么从长远来看,理论上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但文章未提供此类关联的证据。 - 目前来看,关税对COLA的“特朗普效应”更多是在支出端增加压力,而其对收入端的潜在积极影响(如有)尚未明确,因此,对社会保障的长期财务健康而言,这可能是一个复杂的、需要更深入分析的变量,而非简单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