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向所有客户开放加密货币基金
新闻要点
摩根士丹利已告知其财务顾问,从10月15日起,所有客户都将能够投资加密货币基金。这一政策转变使个人退休账户(IRA)和401(k)计划的客户也能接触到加密货币,此前仅限于资产超过150万美元且风险承受能力高的投资者。 此举可能释放数万亿美元的退休资产流入加密货币市场。截至2025年6月30日,美国退休资产总额约为45.8万亿美元,其中IRA持有约18万亿美元,401(k)计划持有约9.3万亿美元。 为控制风险,摩根士丹利将使用自动化系统,目前仅提供贝莱德和富达管理的比特币基金。其他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也在深化对数字资产的参与,例如富达推出了低费用的加密货币退休账户,摩根大通允许将加密ETF作为贷款抵押品,贝莱德则在探索将ETF代币化。
背景介绍
近年来,加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类别逐渐获得机构认可,尤其是在2024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现货比特币ETF之后,这一趋势加速。 摩根士丹利此前的政策仅允许高净值客户(资产超过150万美元且风险承受能力高)投资加密货币基金。此次全面开放,代表着其财富管理策略的重大调整,并与富达、贝莱德和摩根大通等其他金融巨头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布局相呼应,共同推动了加密货币主流化的进程。 美国庞大的退休金市场,特别是IRA和401(k)计划,是潜在的巨大资金来源,机构对此类资金的开放将对加密资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深度 AI 洞察
摩根士丹利此举背后的真正驱动力是什么? 摩根士丹利向所有客户开放加密基金,并非仅仅是顺应市场需求,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 竞争压力与市场份额争夺: 随着贝莱德和富达等竞争对手在加密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如现货比特币ETF的成功),摩根士丹利面临保持其财富管理市场领导地位的压力。开放加密基金有助于吸引和留住新一代投资者。 - 机构化趋势的深化: 华尔街巨头已将数字资产视为“可投资资产类别”。摩根士丹利此举是其财富管理部门将加密货币纳入多元化投资组合标准配置的关键一步,而非简单投机工具。 - 佣金和管理费收入: 在传统资产管理费用不断承压的背景下,加密基金可能带来新的、利润更高的费用收入流,这对于提升财富管理部门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美国监管环境对加密资产的进一步机构化有何影响? 尽管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积极拥抱加密资产,美国监管环境仍是关键变量,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内: - 务实而非激进的监管: 预计特朗普政府将延续其对创新和市场自由的倾向,可能不会对加密行业施加过于严苛的限制,而是更注重风险管理和消费者保护,以促进美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竞争力。 - 立法进展可能加速: 随着机构参与度提高,国会中支持加密资产的立法者可能会获得更多动力,推动更清晰的法规框架,例如稳定币法案或市场结构法案,这将进一步降低机构进入门槛。 - SEC角色演变: 在前瞻性总统任命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可能会采取更为平衡的态度,在投资者保护与市场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甚至在某些方面为更多加密产品(如现货以太坊ETF)的批准铺平道路。 普通投资者通过退休账户投资加密货币将面临哪些潜在风险和机遇?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通过IRA和401(k)计划投资加密货币既有诱惑也有挑战: - 机遇: - 税收优惠增长: 利用退休账户的税收优惠结构(如延税增长或免税提款),可能最大化加密资产的潜在长期收益。 - 早期市场红利: 即使比特币已大幅上涨,加密货币市场仍处于相对早期阶段,机构资金的涌入可能带来新的增长周期。 - 多元化工具: 在传统投资组合中引入低相关性的加密资产,可能提高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收益。 - 风险: - 波动性风险: 加密货币极端的价格波动可能对退休储蓄造成重大冲击,尤其是在短期内。 - 监管不确定性: 尽管趋势向好,但监管政策的突然变化仍可能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 教育和理解不足: 许多普通投资者可能缺乏对加密货币基本原理、风险和技术复杂性的深入理解,导致盲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