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以太坊随股市大跌,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征收“大规模”关税

新闻要点
周五早盘,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提高对华关税后,加密货币价格与股市指数同步下跌。比特币跌破119,000美元,以太坊和Solana等其他主要加密货币跌幅更大。CoinGlass数据显示,仅在过去一小时内,加密市场清算额就高达4.59亿美元,主要是多头头寸。 美国股市主要指数也出现下跌,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77%。特朗普总统在Truth Social上表示,尽管可能会带来痛苦,但这最终对美国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并证实正在考虑对中国产品大幅增加关税。这并非特朗普政府首次通过关税影响市场,其在4月份对185个国家征收的“解放日”关税曾导致比特币下跌,并使标普500指数市值大幅缩水。 此次关税威胁正值美国政府停摆期间,多数联邦机构部分关闭。尽管如此,美国劳工统计局仍确认将于10月24日发布2025年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尽管面临关税紧张局势、价格下跌和政府停摆,Myriad Markets上仍有45%的预测者看好比特币将先涨至140,000美元再跌至110,000美元。
背景介绍
现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2024年11月再次当选后,其“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和使用关税作为经济工具,一直是其执政的核心特征。历史上,特朗普政府曾多次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以期纠正贸易逆差和解决知识产权问题,这些举措常导致全球市场波动。 此前的事件,如2025年4月对185个国家征收的“解放日”关税,已证明了此类政策对金融市场,包括传统股市和新兴加密货币市场,具有即时且显著的影响。这些政策表明了其政府倾向于利用经济压力作为地缘政治谈判筹码。当前,美国政府正处于停摆状态,这可能加剧市场对经济稳定性和政策执行效率的担忧。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在政府停摆期间威胁大幅提高对华关税的深层战略动机是什么? - 这可能是一个多层面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在国内外关键时刻巩固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 在国内,政府停摆可能引发对其执政能力的质疑;通过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特朗普可能寻求转移公众注意力,并重新激起其支持者基础的民族主义情绪。 - 在国际上,此举可能旨在在关键经济数据(如CPI)发布前,向中国施加最大压力,以期在即将进行的贸易谈判中占据上风,或为未来的贸易协议设定更强硬的基调。 考虑到加密货币和传统股票市场对关税威胁的持续敏感性,投资者应如何评估这种反复出现的“关税冲击”? - 这种模式表明市场尚未完全消化特朗普的贸易政策风险,每次新威胁都会引发条件反射式的抛售,尤其是在高杠杆的加密货币市场中导致大规模清算。 - 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这凸显了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的持续存在,以及将部分投资组合配置于对冲通胀或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资产(如黄金或某些大宗商品)的重要性。 - 对于短期交易者,这提供了由政策驱动的市场波动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因为政策声明和实际行动之间可能存在差距,且市场反应可能反复无常。 美国政府停摆与关税威胁同时发生,如何影响市场对经济前景的解读和决策? - 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发布中断或延迟,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经济健康状况,可能导致基于不完整信息的决策。 - 这种双重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数据缺失和重大贸易政策转变——可能进一步抑制投资意愿,并促使资金流向避险资产,因为风险溢价显著上升。 - 长期而言,若停摆和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可能对消费者信心、企业投资计划和整体经济增长造成实质性负面影响,迫使投资者重新评估其对美国经济的基本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