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花旗、美国银行将借特朗普支持的《GENIUS法案》之机进入区块链资产领域

新闻要点
包括高盛、花旗和美国银行在内的多家主要银行宣布,计划探索与G7货币挂钩的区块链资产,旨在开发由美元、欧元等G7货币支持的代币化结算系统。 这一举措是在特朗普政府通过《GENIUS法案》之后进行的,该法案为美国银行在明确监管下发行和持有区块链支持的货币提供了法律依据。花旗银行近期还战略投资了稳定币基础设施公司BVNK,其首席执行官曾暗示将开发专有的“花旗稳定币”。 全球稳定币市场估值已达3140亿美元,过去一年交易额近9万亿美元。摩根大通分析师预计,美元支持的稳定币到2027年可能增加1.4万亿美元的美元需求,可能反而会加强美元在全球金融中的作用。渣打银行则警告称,未来三年内新兴市场银行可能因储户转向数字美元替代品而损失高达1万亿美元的存款。 《GENIUS法案》是特朗普政府加密政策的基石,它澄清了长期存在的监管不确定性,并允许联邦特许机构持有和发行数字资产,甚至促成了与特朗普相关的WLFI集团推出其稳定币USD1。主要银行进入稳定币市场旨在重新夺回之前由Circle和Tether等金融科技公司主导的阵地,并在受监管框架内确保合规性。这预示着代币化美元可能与SWIFT或Visa等传统支付系统抗衡,重塑全球资本流动。
背景介绍
稳定币是加密货币的一种,其价值通常与美元等法定货币或黄金等商品挂钩,以保持价格稳定。它们在全球支付和加密货币交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连接传统金融和数字资产世界的桥梁。 特朗普政府的《GENIUS法案》是美国在数字资产监管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此之前,美国银行在发行和持有区块链支持的数字资产方面面临着长期的监管不确定性。该法案的出台为受联邦监管的金融机构进入这一领域提供了急需的清晰度和法律框架。
深度 AI 洞察
大型银行进入稳定币市场,尤其是在“从金融科技公司手中夺回阵地”的说法下,其战略意义何在? - 大型银行的进入不仅仅是市场竞争,更是对未来金融基础设施战略控制权的争夺。他们的参与,在《GENIUS法案》明确监管的背景下,将使稳定币合法化,可能加速机构采用。 - 这可能导致一个分层系统:受监管的银行发行稳定币用于机构间结算,而现有稳定币则服务于更广泛的加密市场。银行旨在通过保持在支付和结算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来降低被去中介化的风险。 - “夺回阵地”的含义超越了简单的市场份额,它延伸到定义数字资产互操作性的标准和协议,从而确保传统金融机构在这一新兴领域中的主导权。 特朗普政府的《GENIUS法案》如何融入更广泛的地缘政治或经济战略,而不仅仅是推动区块链采用? - 该法案对美国的货币主权和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具有更深层次的影响。通过启用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它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并扩大了美元的可访问性,这可能与“去美元化”的担忧相反,反而加强美元的全球作用(摩根大通的观点)。 - 这将美国定位为受监管数字资产创新领域的领导者,有可能制定全球标准,并为未来的数字货币竞争奠定基础。这种做法允许美国在不直接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情况下,通过私营部门主导的美元稳定币实现类似的效果。 - 该法案可能被视为一种经济工具,旨在通过提供稳定的数字美元替代品来吸引新兴市场资本,尤其是在这些地区面临通胀和货币不稳定问题时,从而进一步巩固美元的避险地位。 渣打银行关于新兴市场存款流失的警告是否预示着全球金融体系的根本性转变,以及它对传统银行模式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 渣打银行的警告凸显了稳定币作为“数字美元替代品”的颠覆性潜力,它可能挑战传统银行存款的根本基础,特别是在货币不稳定的地区。 - 这预示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价值存储和支付功能可能从本地法定货币和银行体系转移到全球性的、由私人发行的美元挂钩稳定币。这可能导致新兴市场银行面临流动性压力和利润率下降。 - 长期来看,传统银行模式将不得不进行深刻调整,可能需要积极整合稳定币服务,或开发自己的数字货币解决方案,以避免被边缘化。这场竞争不仅仅是关于技术,更是关于谁能最有效地提供信任、稳定性和可访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