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这家制药巨头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特朗普总统的关税影响?这对投资者重要吗?

北美
来源: The Motley Fool发布时间: 2025/10/10 17:45:01 (北京时间)
辉瑞
制药业
关税
药品定价
最惠国待遇
这家制药巨头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特朗普总统的关税影响?这对投资者重要吗?

新闻要点

为应对特朗普政府日益升级的关税政策,辉瑞(Pfizer)于9月30日与白宫达成协议,成为首家同意在美国实施最惠国待遇定价的大型制药公司。该协议旨在避免特朗普提出的对不将生产线迁回美国的公司征收100%关税的威胁。 美国药品价格高昂的原因在于缺乏政府议价能力以及药房福利管理公司和健康保险公司的作用。特朗普政府通过威胁关税和推广最惠国待遇定价来解决这一问题,而不是授权政府进行议价或废除回扣。 根据协议,辉瑞将获得三年的关税豁免期,条件是其增加对美国本土制造业务的投资。受此消息影响,辉瑞股价飙升超过10%,制药行业ETF也随之上涨。文章指出,最惠国待遇定价可能仅限于一个名为“TrumpRx”的直接面向患者的销售平台,这可能不会比传统渠道对辉瑞的净价格产生更差的影响。此外,由于建立新药厂或升级现有设施的监管审批流程漫长,大型制药公司在美国的制造投资可能不会在特朗普政府任期内产生实际运营效果,因此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关税或回流生产计划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背景介绍

当前,美国药品定价机制复杂,导致其品牌药价格显著高于欧洲市场。传统上,美国政府支付方如Medicare和Medicaid在药品定价方面缺乏议价权,尽管2022年的《通胀削减法案》已允许Medicare对部分药品进行议价,但该计划尚处于早期且范围有限。 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行政手段降低药品价格,其策略包括威胁征收关税以鼓励制药公司将生产迁回美国,以及推行“最惠国待遇”定价,要求药企向美国提供与其他发达国家相似的最低价格。这些措施旨在绕过国会立法,直接向制药行业施压。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推动最惠国待遇定价和关税政策的真正战略意图是什么? - 这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降药价措施,更可能是一种复杂的政治与经济博弈。政治上,它满足了选民对降低药价的期望,同时避免了需要国会批准的结构性改革。经济上,通过关税威胁和直接销售平台(如TrumpRx),政府试图打破现有的药品分销和定价体系,削弱药房福利管理公司(PBMs)和保险公司的议价权,从而实现新的权力分配。 - 这些政策也符合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旨在强制制药业回流美国本土投资和就业,即使这种“回流”可能在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实现,但其宣传效应和对国内产业的潜在刺激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制药巨头增加美国本土制造投资的承诺,其长期可信度如何? - 鉴于药品生产设施的建设和FDA认证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周期(通常需要数年),这些投资承诺可能更多是短期内的公关策略和合规姿态,而非立即的产能转移。药企可能意在通过表面合作换取关税豁免,同时争取时间评估政策的持久性。 - 长期来看,如果政策持续,这些投资可能逐步落实,但其规模和速度将受制于严格的监管要求和经济效益考量。投资者应警惕,这些投资可能在当前政府任期结束前无法完全投入运营,从而降低其对公司财务表现的即时影响。 最惠国待遇定价协议对制药行业的隐性风险和机遇何在? - 风险: 尽管目前最惠国待遇定价可能仅限于特定平台,但它为未来更广泛的政府价格控制打开了先例。一旦模式被证实有效,政府可能寻求将其推广到更多销售渠道,从而持续压缩药企利润空间。 - 机遇: “TrumpRx”等直接面向患者的销售平台,如果运营得当,可能使制药公司绕过传统中间商,直接与患者建立联系,从而可能提高净收入并增强对供应链的控制。那些能有效利用新分销渠道、并能灵活调整其全球供应链策略的药企,将更具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