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国监管机构加大力度打击无序价格竞争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0/10 16:59:00 (北京时间)
中国经济政策
价格监管
市场竞争
反垄断
产业升级
中国监管机构加大力度打击无序价格竞争

新闻要点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等监管机构已重新加大力度,旨在遏制关键行业中的“无序价格竞争”。一份联合政策文件概述了多项措施,包括可能进行成本调查以及严厉打击低于成本的竞标行为。 这项举措旨在减轻无序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阻碍行业发展、扼杀创新以及损害产品质量和安全,这些都被认为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监管机构将指导行业协会评估行业平均生产成本,并协助企业制定合理价格。 规定要求,对于涉嫌价格战的企业,监管部门必须发出警告,并对无视警告的企业予以密切关注。必要时,监管机构必须介入并进行成本调查和价格检查。任何违反定价法律法规的行为都将依法处理。这标志着政府将协调一致地推动维护关键部门的市场价格秩序。

背景介绍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维护市场秩序,并通过各项政策来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过去,市场中曾出现过激烈的价格战,尤其是在新兴产业和高增长领域,例如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互联网服务等,这导致了部分企业利润率低下、创新动力不足甚至破产。 “无序竞争”的概念通常指企业通过低于成本定价、恶意补贴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市场份额的行为。此次NDRC和SAMR联合发布政策文件,是对当前经济环境下这一现象的再次强调和升级应对措施,反映出政府对市场失灵和可能引发的经济风险的担忧。

深度 AI 洞察

此举背后真正的经济或战略动机是什么? 表面上是为了“健康发展”,但深层驱动力可能包括: - 稳定就业与防范系统性风险: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价格战可能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和失业,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政府可能认为,牺牲短期内的市场效率可以换取长期就业稳定和经济韧性。 - 产业升级与技术自主: 价格战往往挤压研发投入,阻碍创新。通过限制价格竞争,政府可能希望为企业保留更多利润空间,鼓励其投资于高端技术研发,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 资源优化配置: 无序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政府试图通过更强的指导和干预,将资源导向其认为更具战略价值或更可持续发展的领域,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导向。 哪些行业将受到最大影响,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 受影响行业: 预计电动汽车、光伏、芯片制造、软件服务、家电、低端制造业以及部分零售和物流等竞争激烈且利润率受挤压的行业将首当其冲。这些行业的特点是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 - 对投资者的影响: 对于这些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尤其是有技术壁垒和品牌优势的,可能意味着利润率企稳甚至提升,但增速可能放缓。而对于那些主要依靠价格优势生存的中小型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和整合风险。投资者需要仔细区分不同企业的竞争韧性。 这种政府干预可能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或风险? - 创新活力受损: 价格竞争虽然残酷,但也常常是创新的催化剂。过度干预可能导致企业缺乏外部压力来提升效率和创新,从而减缓整体产业的进步速度。 - 市场扭曲与效率低下: 行政性地设定“合理价格”或进行“成本调查”可能与市场供需脱节,导致资源错配,僵尸企业得以存活,而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可能因受限而无法最大化其潜力。 - 套利与寻租空间: 复杂的监管和检查机制可能为寻租行为提供空间,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和不确定性。同时,不透明的成本评估可能被利用,导致某些企业获得不公平优势。 - 国际竞争力下降: 如果国内市场因缺乏竞争而变得效率低下,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在那些依赖规模和成本优势的出口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