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报道称Coinbase、万事达卡拟以数十亿美元收购稳定币公司BVNK

Global
来源: Decrypt发布时间: 2025/10/10 18:14:00 (北京时间)
Coinbase
万事达卡
BVNK
稳定币
金融科技
数字支付
兼并与收购
GENIUS法案
Stablecoins are being increasingly used for payments. Image: Decrypt/Shutterstock

新闻要点

据报道,Coinbase和万事达卡正在分别就收购英国稳定币基础设施公司BVNK进行深入谈判,交易估值可能在15亿至25亿美元之间。这一潜在交易凸显了主要支付网络和加密公司对数字货币看法的转变,认为稳定币是关键的支付基础设施。 分析师Ryan Yoon指出,对于Coinbase而言,这可能代表着垂直整合,旨在掌控稳定币的发行(通过Circle的USDC)和企业分销,从而捕获更多价值链。而对于万事达卡来说,这可能是为了防御稳定币结算绕过其卡网络的潜在去中介化风险,并获得提供加密服务的选择权,而无需承担托管负担。 BVNK成立于四年前,帮助企业将稳定币整合到支付、跨境转账和资金管理中。该公司在去年12月以7.5亿美元估值完成了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并获得了Visa的投资。此次收购的规模有望超越去年Stripe对稳定币初创公司Bridge的11亿美元收购案。稳定币市场的合法性在2025年6月Circle公开上市后进一步提升,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月签署了《GENIUS法案》,为美国稳定币发行方建立了联邦框架。

背景介绍

BVNK是一家英国金融科技公司,专注于构建稳定币基础设施,帮助企业将稳定币集成到支付、跨境转账和资金管理中。该公司成立于四年前,于2024年12月完成了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为7.5亿美元,并获得了Visa的投资。 稳定币是一种与法定货币(通常是美元)挂钩的数字资产,旨在提供加密货币的效率优势,同时避免其价格波动性。近年来,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发展,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世界的桥梁,其在支付和结算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关注。 2025年,美国稳定币市场迎来了关键发展。Circle(主要美元稳定币USDC的发行方)于6月公开上市,进一步提升了稳定币的合法性和市场关注度。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月签署了《GENIUS法案》,为美国境内的稳定币发行方提供了期待已久的联邦监管框架,这被视为稳定币主流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深度 AI 洞察

此收购意向如何揭示2025年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玩家在稳定币领域的战略演变? 此举表明,主要金融机构和加密原生公司对稳定币的战略重心已从单纯的投机转向核心基础设施和支付轨道的控制权。 - 对于Coinbase而言,收购BVNK是其实现垂直整合、从稳定币发行到企业分销全链条掌控的关键一步,旨在最大化其在数字经济价值链中的份额。这反映出加密原生平台正积极向传统金融服务领域渗透,试图建立端到端的数字资产服务生态。 - 对于万事达卡等传统支付巨头,这是一种防御性策略,旨在应对稳定币可能带来的去中介化威胁,避免其在未来数字支付体系中被边缘化。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以白标形式提供加密服务的可选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而非直接承担复杂的加密资产托管风险。 - 双方的竞购凸显了“可编程美元”在公共区块链上可能侵蚀传统银行卡网络交换费收益的共识。因此,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标志着稳定币已从边缘技术跃升为全球支付基础设施竞争的核心要素。 特朗普总统签署的《GENIUS法案》如何影响稳定币融入更广泛金融体系的速度和性质? 《GENIUS法案》的签署是稳定币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极大地加速了其主流化进程,并改变了市场格局。 - 法案提供了明确的联邦监管框架,显著降低了机构投资者和传统金融公司进入稳定币领域的合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种监管确定性是推动大规模采用和资本流入的关键催化剂。 - 监管框架的建立提升了稳定币的合法性,使其更容易被整合到现有的金融基础设施中,例如银行系统、清算网络和企业级资金管理平台。这为BVNK等基础设施提供商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 这一法案的通过,在特朗普政府下,也可能被视为美国在全球数字货币标准制定上的积极姿态,旨在确保美国在创新和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而非将这一新兴市场拱手让于其他司法管辖区。它预示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支持数字资产创新的政策出台。 鉴于稳定币被视为“关键支付基础设施”,其潜在风险,特别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冲击,是否被充分评估? 尽管市场对稳定币的潜力和整合表现出强烈兴趣,但其对现有金融体系的深层冲击和潜在风险评估可能仍处于早期阶段。 - 资本流动性风险:大规模稳定币的普及,尤其是在跨境支付中,可能导致传统银行体系的存款流失,影响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和信贷创造能力。 - 金融稳定风险:尽管有监管框架,但稳定币发行方的储备管理、技术安全和操作韧性仍需持续关注。一旦发生重大技术故障或储备金问题,其连锁反应可能波及更广泛的金融市场。 - 货币政策传导:如果稳定币大规模取代传统货币在日常交易中的作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削弱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 - 地缘政治与监管套利:不同国家间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差异可能导致监管套利,并引发地缘政治竞争,尤其是在数字货币主权和数据管辖权方面。这要求全球范围内的监管协调,而这本身就是一项复杂且漫长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