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高盛银行家称香港对中国科技公司而言与华尔街同样重要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0/10 17:45:01 (北京时间)
高盛
中国科技公司
香港资本市场
科技股上市
地缘政治风险
高盛银行家称香港对中国科技公司而言与华尔街同样重要

新闻要点

高盛资深银行家梁国基表示,香港已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科技巨头首选的融资地,这得益于其不断增长的流动性、市场改革、较低的成本、有利的政策以及地理上的邻近。他指出,香港对中国公司来说,仍然是获取离岸资本和拓展全球业务的首要目的地,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 梁国基还提到,美国和欧洲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投资比例已回升至高个位数,接近2021年约13%的峰值,这表明资本市场运作良好,投资者正在从中获利。

背景介绍

近年来,由于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美国对中国公司审计底稿的严格要求,许多在美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面临退市风险,或选择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香港特区政府和交易所积极推出改革措施,简化上市流程,吸引这些科技巨头。 高盛等国际投行在中美资本市场之间扮演着桥梁角色,其对香港作为融资中心的积极评价,反映了地缘政治背景下中国公司寻求多元化融资渠道的现实,以及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战略调整。

深度 AI 洞察

高盛公开支持香港作为中国科技企业上市地的深层战略动机是什么? - 适应地缘政治现实:在高盛等全球投行看来,中美关系紧张已成新常态,与其对抗不如顺应趋势,积极布局香港以确保对中国科技公司资本运作的持续参与。 - 争夺未来交易流: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公司选择在香港或内地上市,高盛此举旨在巩固其在亚洲的领先地位,确保能够捕获这些“回流”或“本土化”上市的承销和咨询业务。 - 维护与中国市场的关系:在特朗普政府时期,与中国市场的接触面临挑战,但高盛仍需平衡各方利益,通过支持香港来维系其在中国这一关键增长市场的长期战略存在和合作关系。 鉴于特朗普政府持续的中美地缘政治紧张,美国/欧洲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兴趣的回升是真正的缓解信号,还是一种策略性再配置? - 策略性再配置的可能性更大:投资者可能是在寻求多元化投资组合,利用中国市场的特定估值洼地或行业增长机会。这并不意味着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根本性忽视,而是将风险纳入定价考量。 - “双重上市”结构提供缓冲: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已在香港完成二次上市,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在风险更高、监管更严的美国市场之外,进入中国优质资产的替代途径。 - 市场机会驱动:中国经济规模巨大,部分新兴科技领域仍具有全球竞争力。在特定宏观环境下,投资者可能认为即便存在地缘政治风险,其带来的回报潜力仍值得承担。 尽管目前具有优势,香港在巩固其作为中国科技企业主要离岸融资中心的角色方面面临哪些长期风险? - 监管自主性受质疑:中国内地对香港的日益施加影响,可能削弱香港监管体系的独立性和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尤其是在数据安全和信息披露方面。 - 来自内地交易所的竞争加剧:上海科创板和深圳创业板等内地交易所正在快速发展,并积极吸引本土科技公司上市,可能分流部分原本流向香港的优质资产。 - 资本自由流动的不确定性:在全球金融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香港的资本自由流动地位可能面临潜在挑战,这对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