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摩根士丹利丽莎·沙莱特称英伟达处于人工智能“思科时刻”的中心,可能在24个月内出现:“情况不会太好”

North America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10/10 00:15:06 (北京时间)
英伟达
人工智能泡沫
资本支出
市场估值
半导体
摩根士丹利丽莎·沙莱特称英伟达处于人工智能“思科时刻”的中心,可能在24个月内出现:“情况不会太好”

新闻要点

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业务首席投资官丽莎·沙莱特(Lisa Shalett)对当前市场繁荣表示担忧,认为其严重依赖于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规模资本投资。她警告称,如果这种叙事失败,市场可能在未来24个月内面临类似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思科时刻”,届时情况“不会太好”。 沙莱特的担忧主要集中在旨在扩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数十亿美元交易上,其中英伟达(Nvidia)处于核心地位,该公司市值已超过4.5万亿美元。她指出,英伟达近期向OpenAI投入1000亿美元,并向英特尔投入50亿美元。 尽管人工智能泡沫的警告并非新鲜事,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高盛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和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也曾表达过担忧,英格兰银行甚至警告称人工智能估值泡沫破裂和对美联储独立性的信心丧失可能引发全球市场剧烈调整,但高盛仍认为当前的AI驱动科技繁荣与过去的金融泡沫不同,并且更为健康。

背景介绍

“思科时刻”指的是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期间,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的股价暴跌约80%的事件,成为当时科技股过度估值和泡沫破裂的标志性案例。这一事件反映了市场对新兴技术的非理性繁荣最终破灭的风险。 英伟达(Nvidia)是全球领先的图形处理器(GPU)制造商,其芯片在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生成式AI的兴起,对英伟达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激增,使其市场估值在2020年代中期迅速攀升,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其近期对OpenAI和英特尔的大额投资,凸显了其在AI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和战略布局。

深度 AI 洞察

当前市场对AI资本支出的狂热,是否预示着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不同的结构性风险? - 摩根士丹利的担忧主要集中于资本配置的效率和可持续性,而非技术本身。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不同,目前的AI技术具有更明确的商业应用和生产力提升潜力,但过度的资本支出可能导致供给过剩或投资回报率递减。 - 英伟达作为基础设施供应商的中心地位,使其成为AI“淘金热”中的“卖铲人”。然而,如果下游AI应用未能产生预期收益,或者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受损,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热情可能迅速降温,从而传导至上游。 - 尽管高盛认为本次AI繁荣“更健康”,但其论点可能侧重于技术基本面而非市场估值和资本配置的风险。市场对AI的期望值已定价过高,任何不及预期的进展或宏观经济逆风都可能引发快速回调。 英伟达近期对OpenAI和英特尔的大额投资,其深层战略考量是什么? - 英伟达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这不仅仅是财务投资,更是对核心AI生态系统和未来技术标准的深度绑定。通过支持领先的AI模型开发者,英伟达确保其GPU在未来AI创新中保持核心地位,并可能获取早期技术反馈以优化硬件。 - 对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可能旨在多元化供应链或在特定领域(如AI加速器或特定CPU技术)进行战略合作,以应对潜在的供应链风险或拓展非GPU领域的AI计算解决方案。这也可被视为对竞争对手的防御性投资,以确保英伟达在更广泛的计算领域保持影响力。 - 这些投资显示出英伟达从单纯的硬件供应商向AI生态系统关键赋能者的战略转变。通过股权投资和合作,英伟达试图构建一个以其技术为中心的AI护城河,同时对冲未来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 在特朗普总统连任背景下,美国对AI产业的监管和政策走向将如何影响沙莱特所担忧的“思科时刻”? - 特朗普政府可能延续对美国科技霸权的强调,并加大对AI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国家安全审查。这可能在短期内进一步刺激对AI基础设施的投资,但也可能导致部分技术出口管制或国内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 监管政策(如数据隐私、反垄断)的收紧,或对AI伦理和安全性的关注,可能会增加AI公司的运营成本和不确定性。这可能抑制部分非理性投资,但也可能阻碍创新,从而加速或改变“思科时刻”的触发因素。 - 美联储独立性受损的担忧(如英格兰银行所述)可能导致市场对美国货币政策的信心下降,从而加剧整体市场波动。如果AI泡沫破裂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叠加,其影响可能更为深远,挑战特朗普政府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