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艾夫斯称第三季度科技公司财报将“超出AI热潮”,专家补充关税对其他公司的影响将“远低于预期”

新闻要点
知名科技分析师丹·艾夫斯预测,第三季度科技股业绩将“非常强劲”,甚至可能“超出AI热潮”。这一看涨前景主要得益于云服务巨头强劲的AI需求,并得到一项市场分析的补充,该分析指出关税对更广泛市场的影响将远低于此前预期。 Wedbush Securities的全球科技研究主管艾夫斯表示,微软、Alphabet和亚马逊等大型科技公司在第三季度经历了“非常强劲的企业级AI需求”。LPL Financial的分析也呼应了这一观点,预计企业界在经历了一个表现出色的第二季度后,第三季度将迎来又一个良好的财报季。尽管关税成本有所增加,但LPL报告指出,从宏观层面看,“其影响远低于我们和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期”,这归因于关税缓解措施、AI投资激增以及美元走弱。 “七巨头”预计将再次成为市场表现的重要驱动力,LPL研究表明,标普500指数预计8%的盈利增长中有70%将来自六家最大的科技公司(不包括特斯拉)。LPL预计,结合AI投资、生产力提升和支持性财政政策,2026年盈利可能实现两位数增长,从而支撑牛市。
背景介绍
本新闻聚焦于2025年第三季度科技公司的财报预期以及广义上关税对美国企业盈利的影响。丹·艾夫斯(Dan Ives)是Wedbush Securities的全球科技研究主管,以其对科技行业的乐观预测而闻名。LPL Financial是一家提供投资研究和经纪服务的公司。 “七巨头”(Magnificent 7)指的是美国股市中市值最大的七家科技公司:苹果、微软、Alphabet、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和Meta Platforms。这些公司在近年来一直是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文章中提及的关税影响,是在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执政时期,美国贸易政策的一个持续重要因素。
深度 AI 洞察
“AI热潮”驱动的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如何,其潜在风险又是什么? AI需求的强劲增长确实推动了少数科技巨头的盈利,但这种增长的集中性带来了固有的脆弱性。 - 市场对AI的期望可能已达到甚至超过实际应用和营收转化的速度,导致泡沫风险。 - 增长高度依赖于少数几家公司,一旦这些公司的AI项目遇到瓶颈、竞争加剧或监管审查,整个“AI热潮”的叙事可能迅速瓦解。 - 尽管企业级AI需求旺盛,但中小企业和传统行业对AI的采纳速度和投资能力可能有限,这限制了AI增长的广度。 在现任特朗普政府领导下,“远低于预期”的关税影响对企业适应能力和未来政策走向有何更深层次的启示? 关税影响低于预期,表明美国企业已相当有效地适应了现有的贸易壁垒,这可能反而鼓励特朗普政府在未来采取更激进的贸易政策。 - 企业已经采取了多元化供应链、提高效率或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等多种缓解措施,这使得它们对贸易冲击的韧性增强。 - 这种韧性可能会被政府解读为国内产业可以承受更高关税的信号,从而为进一步的“美国优先”贸易保护主义提供理据。 - 长期来看,虽然短期影响可控,但持续的关税不确定性可能抑制跨国投资,并促使全球供应链进一步碎片化,最终可能损害长期经济效率。 考虑到“七巨头”对标普500指数盈利增长的极度支配,这为更广泛的市场多元化和主动管理带来了哪些挑战和机遇? “七巨头”的集中增长使得标普500指数的表现与少数几家公司高度挂钩,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挑战: 对于致力于多元化投资组合的投资者而言,如果排除或低配“七巨头”,则很难跑赢市场基准。主动型基金经理在寻找“七巨头”之外的超额收益时面临巨大压力,因为它们在指数中的权重和贡献过于庞大。 - 机遇: “七巨头”内部可能出现分化,为投资者提供了通过精选个股而非泛泛投资整个板块来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同时,如果市场轮动,那些被“七巨头”光芒掩盖的、估值更合理的非科技优质公司可能迎来补涨机会,对善于发掘价值的投资者而言是潜在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