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综述:受美国经济担忧影响,黄金、白银持续上涨;油价走高

新闻要点
周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黄金价格首次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主要受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和政府停摆的推动,投资者纷纷转向避险资产。ING集团分析师指出,在不到两年内,黄金价格历史性地翻了一番,主要得益于各国央行购买(以实现美元多元化)、特朗普总统的激进贸易政策以及中东和乌克兰的冲突。 投资者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增持黄金ETF,黄金ETF持仓量已达2022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迄今净流入1400万盎司。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央行也在高价位继续增持黄金。 油价方面,WTI原油价格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突破每桶62美元,尽管API报告显示原油库存增加,但乌克兰对俄罗斯炼油厂的无人机袭击减少了俄国内原油加工量,导致未经加工的石油更多流向海外,从而支撑了油价。汽油和馏分油库存的下降也提供了复杂的能源消费信号。 白银价格追随黄金走势持续攀升,COMEX主力合约收于每盎司48.720美元。德国商业银行已将白银价格预测上调至今年底49美元、明年底50美元。分析师认为白银仍在追赶黄金,两种贵金属都展现出强劲的韧性,这归因于避险投资、投机兴趣以及市场对美联储今年晚些时候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
背景介绍
当前正值2025年,特朗普总统连任后,其“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和外交姿态持续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文中提及的各国央行(尤其是中国)购买黄金以实现美元多元化,即是全球去美元化趋势的一部分,旨在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分散储备风险。 美国国内经济担忧和政府停摆是特朗普执政时期常见的政治风险,往往会削弱市场信心,促使投资者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同时,乌克兰和中东地区持续的冲突加剧了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对能源供应和全球供应链构成威胁,推高了石油等战略性大宗商品的价格。 此外,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进一步降息,这通常会降低持有非收益性资产(如黄金和白银)的机会成本,并可能削弱美元,从而对贵金属价格形成支撑。
深度 AI 洞察
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和美国国内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长期价值储存手段的吸引力是否已超越其作为短期避险资产的角色? - 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并持续上涨,不仅反映了短期避险需求,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各国央行和机构投资者对美元主导地位的长期担忧。 - 在特朗普总统的“美国优先”政策和贸易冲突持续的背景下,各国央行——尤其是中国——增持黄金,是主动去美元化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分散国家储备风险,为可能出现的全球金融体系碎片化做准备。 - 黄金ETF的持续流入表明,除了央行,散户和机构投资者也越来越将黄金视为对冲地缘政治风险、通胀以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重要工具,而非仅仅是短期市场波动的避风港。 乌克兰冲突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尤其是在俄罗斯石油加工能力受损后,是否正从供应过剩转向结构性短缺风险? - 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导致俄罗斯炼油厂受损,虽然可能增加俄罗斯原油出口,但减少了其国内精炼产品供应,这可能导致全球成品油市场趋紧。 - 尽管API报告显示原油库存增加,但精炼产品库存下降,暗示市场对精炼燃料的需求依然强劲,且供应端受地缘政治冲击的影响可能尚未完全显现。 - 长期来看,若主要产油国的加工能力持续受损,全球能源供应链的脆弱性将进一步暴露,可能推动油价进入一个由结构性供应瓶颈和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共同驱动的新区间。 白银相较于黄金的“滞后补涨”逻辑,是否预示着其在工业需求复苏和贵金属避险双重属性下的更大弹性? - 白银通常具有“工业金属”和“贵金属”的双重属性。当经济前景改善时,工业需求会成为其主要驱动力;而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时,其避险属性则更为突出。 - 德国商业银行上调白银价格预测,并指出白银“仍在追赶黄金”,这表明市场可能预期白银的工业需求将随着全球经济(尤其是新能源和高科技产业)的复苏而增强。 - 考虑到其相对于黄金的较低价格和更高的波动性,如果全球经济开始企稳且美联储如预期降息,白银可能在后续上涨中展现出更大的弹性,吸引那些寻求更高贝塔系数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