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金砖国家正缓慢但确定地削弱美元主导地位

全球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0/08 17:45:01 (北京时间)
金砖国家
美元霸权
去美元化
地缘政治
新兴市场
金砖国家正缓慢但确定地削弱美元主导地位

新闻要点

尽管美元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不会消失,但金砖国家通过扩大倡议和良好治理,正在逐步推动建立一个多极化的货币秩序。美国将其货币作为外交政策工具,通过制裁和对SWIFT系统的控制,促使全球南方国家寻求替代方案。 金砖国家拥有巨大的金融影响力,其中四个成员国位列全球十大外汇储备国。它们在全球人口和GDP中占有重要份额,具备逐渐削弱美元主导地位的潜力。尽管在“去美元化”方面缺乏共识,中国已通过货币互换和结算协议,鼓励贸易伙伴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巴西总统卢拉也公开批评美元霸权并支持新的全球贸易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美元在官方储备中的份额正在缓慢下降。 金砖国家正在试验多种机制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例如,新开发银行不仅提供美元贷款,也提供本币、欧元和瑞士法郎贷款。通过多样化融资来源并允许借款人发行本币债务,该银行降低了对美元的风险敞口,并为替代融资方式树立了先例。

背景介绍

美元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和国际贸易结算货币,赋予美国巨大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然而,美国利用美元实施制裁和金融限制,促使一些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寻求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以规避潜在风险。 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是一个由主要新兴经济体组成的联盟,近年来一直在探讨加强内部合作和挑战现有全球金融秩序的途径。随着2024年1月1日阿联酋、沙特、埃及、埃塞俄比亚和伊朗的加入,金砖国家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该联盟的“去美元化”讨论,虽然尚未形成统一策略,但已成为全球金融领域的重要议题。 新开发银行(NDB)是由金砖国家创立的多边开发银行,旨在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资金,并逐步推广本币融资,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深度 AI 洞察

金砖国家真的是一个推动去美元化的统一阵线,还是其内部差异将成为重大障碍? 考虑到金砖国家成员国在经济结构、地缘政治利益和对美国关系的立场上存在显著差异,将它们视为一个统一阵线可能过于简化。 - 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更积极地推动去美元化,将其视为削弱美国影响力和提升自身地缘政治地位的战略工具。 - 印度和巴西:虽然它们对美元霸权表达担忧,但其经济与西方市场仍紧密相连,对彻底的去美元化可能持更为谨慎和渐进的态度。它们更可能寻求多元化而非完全替代。 - 新成员(如沙特):这些国家加入金砖国家更多是出于经济利益多元化和平衡地缘政治关系,而非立即放弃美元。 因此,去美元化进程将是高度碎片化和渐进的,更可能表现为美元在全球储备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缓慢下降,而非被单一替代货币迅速取代。 特朗普政府将如何应对日益加速的去美元化努力,这又将如何影响全球金融市场? 特朗普政府很可能将任何加速的去美元化努力视为对其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直接挑战,并可能采取强硬的反制措施。 - 政策回应:预计将通过强化美元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例如加强对SWIFT的控制,甚至可能对积极推动去美元化的国家施加新的经济压力或制裁。 - 市场波动:这种对抗性立场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投资者可能面临更高的汇率风险、资本管制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带来的市场震荡。 - 美元走强:讽刺的是,在短期内,寻求避险的资本可能反而会流向美元,巩固其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至少在最初阶段是如此,直到替代方案变得更具吸引力。 除了直接的货币替代方案,向多极化货币秩序转变还会带来哪些微妙的长期投资影响? 这种转变的长期影响远超简单的货币替代,它将重塑全球资本流动、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策略。 - 资产配置多元化:投资者将需要重新评估其投资组合中的货币风险,并考虑更广泛的非美元计价资产,包括新兴市场本币债券、以人民币或其他金砖国家货币计价的股权。 - 大宗商品市场重构:随着更多大宗商品贸易以非美元货币结算,能源和原材料市场的定价机制将发生变化,降低美元波动对商品价格的直接影响。 - 新兴市场资本市场深化:去美元化进程将加速新兴市场国家建设更深、更具流动性的本币资本市场,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机会。 - 国际金融机构角色演变:IMF和世界银行等机构将面临改革压力,以更好地反映多极化世界的经济现实,这可能导致新的金融工具和治理结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