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英国央行在行业反对声中暗示稳定币上限灵活性
新闻要点
据彭博社周二报道,英国央行(BOE)似乎正在软化其对企业稳定币持有量拟议限制的立场,计划对需要维持更大法定货币挂钩资产储备的特定公司引入豁免。英国央行的重新考虑是在行业强烈反对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来自美国的竞争)背景下进行的,美国已通过2025年7月签署的《GENIUS法案》走向更清晰的监管。 英国央行最初提出的稳定币持有量限制,即个人2万英镑和公司1000万英镑,旨在控制货币供应、保护消费者并防止过度依赖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然而,加密原生公司认为这些上限会限制其运营,因为它们需要持有大量稳定币储备用于交易和流动性管理。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此前曾警告稳定币可能威胁金融稳定,但最近语气有所缓和,承认稳定币可能是有用的创新。 文章指出,英国在全球稳定币竞争中落后,全球市场估值约314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与美元挂钩,而英镑挂钩的稳定币占比微乎其微。Tether联合创始人里夫·柯林斯(Reeve Collins)预测,到2030年所有法定货币都将以稳定币形式存在,凸显了稳定币在支持代币化资产增长方面的易用性和作用。
背景介绍
长期以来,全球中央银行对私人发行的稳定币一直持谨慎态度,担心它们可能对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主权和消费者保护构成风险。英国央行尤其如此,它在数字资产监管方面采取了相对保守的立场,并于2024年发布了关于稳定币的最初限制建议。 与此同时,全球稳定币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爆炸式增长,总市值达数千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与美元挂钩,如USDT和USDC。这凸显了稳定币在数字经济中的日益重要性。美国在2025年7月通过《GENIUS法案》等立法,在稳定币监管方面取得了进展,加剧了国际竞争压力,促使其他司法管辖区重新评估其立场以保持竞争力。
深度 AI 洞察
英国央行软化立场的真正驱动力是什么? - 表面上是行业反对,深层原因则是避免英国在快速发展的全球数字资产领域被边缘化。美国在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领导下,通过《GENIUS法案》积极推进稳定币监管,这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英国央行认识到,过于严格的限制会扼杀创新,并将资本和人才推向更具吸引力的司法管辖区。 - 此外,对保持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长期战略考量也发挥了作用。若不对数字资产创新保持开放态度,英国将面临失去在金融技术前沿领导地位的风险,特别是在代币化资产和数字货币日益融合的背景下。 这一政策转变对英国国内加密公司和更广泛的金融体系意味着什么? - 对英国的加密原生公司而言,豁免机制带来了关键的运营灵活性和生存空间。他们将能持有必要的稳定币储备以进行交易和流动性管理,从而降低了将业务迁出英国的压力。这有望刺激英国数字资产领域的投资和增长。 - 对于更广泛的金融体系而言,英国央行的务实态度表明其愿意在金融稳定与创新之间取得平衡。这可能为未来更深层次的数字资产整合铺平道路,并促进英国在数字英镑(CBDC)发展的同时,与私人稳定币市场共存。然而,这也可能引入新的监管复杂性,因为央行需要区分“合格”的加密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 英国在稳定币监管方面的演变,对全球数字资产格局和美元主导地位有何战略影响? - 英国央行的举动是全球各国央行在数字资产监管上趋于务实的又一个信号。随着美国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率先出台清晰的稳定币立法,其他国家别无选择,只能调整以保持竞争力,否则将面临技术和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 - 尽管英国旨在提升自身竞争力,但全球稳定币市场仍主要由美元挂钩的代币主导。英国的灵活政策可能会吸引更多美元稳定币活动在其境内进行,而不是刺激英镑稳定币的显著增长。这进一步巩固了美元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因为各国都在争相为美元稳定币提供友好的监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