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特币到人工智能:IREN和Cipher如何托管英伟达驱动的人工智能工作负载

新闻要点
在比特币挖矿利润暴跌之后,加密货币矿商正迅速转型为人工智能(AI)工作负载提供商,利用其廉价电力和现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Alphabet旗下谷歌和微软等科技巨头正在寻求低成本、高密度的AI数据中心,这为这些矿商提供了新的生机。 Cipher Mining Inc (CIFR) 已与Fluidstack签订了一项为期十年、功率为170兆瓦的托管协议,该公司由谷歌支持,谷歌还持有其5%的股权。Cipher的设施正在升级,以适应使用英伟达H100和Blackwell GPU的高密度AI工作负载。IREN Ltd (IREN) 也在大幅扩展其AI托管能力,目标是到2026年将容量增至近3吉瓦,预计到2026年第一季度年化营收将超过5亿美元。到2025年底,约11,000个GPU的合同(年化营收2.25亿美元)预计将投入运营。 这标志着一场新的AI云算力“军备竞赛”,CoreWeave和Nebius Group等公司也在积极布局AI基础设施。文章指出,对于投资者而言,信号很明确:在AI时代,谁掌握了兆瓦(电力),谁就可能掌握市场。
背景介绍
当前全球正处于人工智能技术爆炸式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兴起,对高性能计算能力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直接导致了对图形处理器(GPU),特别是英伟达(Nvidia)H100和Blackwell等高端芯片的巨大需求。 与此同时,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挖矿产业经历了剧烈的盈利波动。在利润空间收窄的背景下,许多拥有大量电力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的加密货币矿商面临转型压力。这些矿商所拥有的廉价电力和已建成的基础设施,恰好与AI巨头对大规模、低成本算力托管的需求不谋而合,促成了这种从加密挖矿到AI基础设施托管的战略性转变。
深度 AI 洞察
比特币矿商转型AI服务商的深层驱动力是什么? - 资本效率与现有资产再利用: 矿商利用其现有的电力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避免了巨额的全新资本开支。通过加装GPU,它们能够迅速进入高增长的AI算力托管市场,实现资产的快速变现和再利用。 - AI巨头的成本与规模需求: 谷歌、微软等AI巨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算力需求,且需要以极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迅速扩展。与矿商合作,可以利用其低成本的电力协议和现成的大规模设施,避开建设新基础设施的高昂成本和漫长周期。 - 英伟达的生态系统整合: 英伟达作为AI芯片的核心供应商,其H100和Blackwell GPU是AI训练和推理的关键。矿商转型意味着英伟达可以将其芯片更广泛地部署到多样化的数据中心环境中,进一步巩固其在AI基础设施中的主导地位。 这种转型对AI基础设施市场格局有何长期影响? - 算力供应的多元化与去中心化: 传统上,AI算力主要集中在少数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手中。矿商的加入将使算力供应更加多元化,可能会促进更具竞争力的定价和更灵活的部署模式。 - 能源作为核心战略资产的凸显: 文章强调“谁掌握了兆瓦,谁就可能掌握市场”,这预示着电力成本和可靠的能源供应将成为AI时代竞争的关键要素。拥有低成本、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区域和企业将获得显著优势。 - 潜在的地缘政治影响: 算力基础设施的地理位置和所有权可能会成为国家战略竞争的新焦点,尤其是在关键AI技术发展和数据主权方面。美国本土矿商的转型,在特朗普政府强调国内产业和供应链安全的背景下,可能具有额外的战略意义,有助于巩固美国在AI算力基础设施方面的领先地位。 投资者应如何评估此趋势中的风险与机遇? - 机遇: 关注那些拥有强大电力基础设施、成功执行转型战略且与AI巨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矿商。此类公司可能成为“AI时代的能源公用事业股”,提供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和增长潜力。英伟达作为核心技术提供商,将继续受益于AI基础设施的普遍扩张。 - 风险: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CoreWeave、Nebius等专业AI云服务商的崛起下,矿商需要证明其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能够满足AI客户的严苛要求。此外,电力成本波动、GPU供应限制以及AI技术迭代速度也可能带来运营和技术风险。投资者需警惕估值过高、追逐短期热点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