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制裁重启易货贸易:中国奇瑞汽车用半成品车换取伊朗铜矿

新闻要点
在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伊朗实施制裁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巨头奇瑞汽车与伊朗之间的易货贸易活动有所增加。自特朗普于2018年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升级制裁以来,伊朗进入全球金融系统受到限制,促成了这种易货贸易模式。 根据报道,奇瑞汽车向伊朗供应半散装汽车(半成品车),这些汽车占2016年奇瑞出口量的一半以上。作为交换,伊朗提供铜和锌等金属矿石。交易通过一家独立公司进行,奇瑞将车辆供应给该公司,然后由该公司将车辆送至奇瑞在伊朗的本地合作伙伴MVM进行组装。作为回报,伊朗将金属矿石供应给中国国有企业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再将矿石分销给中国其他公司。 由于奇瑞的交易不涉及美元,因此并未违反特朗普对伊朗实施的制裁,这些制裁主要针对美国和欧洲国家及其货币的用户。与此同时,参议员查克·舒默批评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制裁政策,称其存在“侧面交易”。特朗普否认允许伊朗提炼铀,但此前曾表示愿意通过外交姿态改善与德黑兰的关系。 报道还提到奇瑞汽车近期在香港成功IPO,筹集了12亿美元,股价飙升11%。宁德时代也在香港上市,筹集了超过46亿美元,股价上涨12.5%。
背景介绍
自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协议并随后升级对伊朗的制裁以来,伊朗进入全球金融系统的能力受到严重限制。这些制裁旨在通过经济压力迫使伊朗改变其核计划和地区政策。 为了规避这些限制,伊朗不得不寻求替代性的贸易和金融机制,其中易货贸易成为一种重要方式。中国奇瑞汽车作为中国主要的汽车出口商,自2016年起就与伊朗有大量贸易往来,并在此背景下发展出复杂的易货交易模式。 此种易货安排的特点在于其避开了以美元计价的交易,从而在技术上不直接触发美国和欧洲制裁的规定,因为这些制裁主要针对使用其货币或涉及其司法管辖区内的实体进行的交易。这一背景突显了地缘政治压力如何重塑国际贸易实践,以及各国如何寻求在制裁环境下维持经济往来。
深度 AI 洞察
当前易货贸易模式对美国制裁有效性及其地缘政治影响意味着什么? - 这种易货机制清楚地表明,针对金融系统的制裁并非无懈可击,非美国实体,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主要贸易伙伴,可以通过创新的支付方式有效地规避制裁。 - 它促进了“去美元化”的进程,鼓励受制裁或面临制裁风险的国家探索美元之外的贸易结算方式,从而削弱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 这可能导致一个更加碎片化的全球贸易体系,其中地缘政治联盟而非纯粹的经济效率成为贸易流动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增加市场摩擦并改变现有供应链。 中国在此类易货交易中的战略动机是什么?这如何影响其中长期国际影响力? - 经济韧性与市场扩张: 通过易货贸易,中国企业(如奇瑞)能够在受制裁市场保持或扩大其商业存在,这不仅稳定了其出口量,也使其在未来市场开放时占据有利地位。同时,中国能获得关键原材料(如铜和锌),保障其工业供应链。 - 地缘政治影响力: 这种贸易模式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投射其软实力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的一个工具。通过为受制裁国家提供经济生命线,中国能够加强双边关系,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并提升其在全球南方的领导地位。 - 技术与标准输出: 随着中国商品和技术(如汽车制造技术)通过易货贸易进入这些市场,它也在输出中国的工业标准和技术生态系统,为未来的经济合作奠定基础。 考虑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以及其对伊态度的复杂性,未来制裁策略和国际贸易关系将如何演变? - 制裁的“智能”演变: 面对规避行为,美国可能会发展更“智能”或更具针对性的制裁措施,可能包括二级制裁(secondary sanctions)的扩大,或试图直接针对参与规避行为的非美国实体。然而,这种做法的有效性将取决于其执行能力和国际合作意愿。 - 贸易联盟的重塑: 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各国可能被迫在主要经济体之间做出选择。中国等国家通过易货贸易建立的非美元贸易网络,将进一步巩固新的贸易联盟,形成与西方主导体系平行的经济区块。 - 大宗商品市场波动: 易货贸易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和供应模式产生独特影响,可能导致某些特定商品的定价机制脱离全球基准,增加市场的不透明性和波动性,对依赖全球市场信号的投资者构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