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多币资本高管:GENIUS法案或标志着银行“敲竹杠”时代的终结

北美
来源: Cointelegraph发布时间: 2025/10/06 10:28:01 (北京时间)
GENIUS法案
稳定币
传统银行
多币资本
大型科技公司
多币资本高管:GENIUS法案或标志着银行“敲竹杠”时代的终结

新闻要点

多币资本(Multicoin Capital)联合创始人Tushar Jain表示,7月生效的以稳定币为重点的GENIUS法案将导致大量存款从传统银行账户流向高收益稳定币。 Jain预测,该法案后,Meta、Google、Apple等拥有庞大分销渠道的科技巨头将开始与银行竞争零售存款,提供更好的稳定币收益和更优的用户体验。 美国银行团体对此表示担忧,认为收益型稳定币的广泛采用可能损害依赖存款进行贷款的传统银行体系。美国财政部估计,大规模稳定币普及可能导致约6.6万亿美元的存款流出。 目前,USDT和USDC等稳定币的年化收益率约为4%,远高于美国平均0.40%的储蓄账户利率。有报道称,苹果、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正探索发行稳定币以降低费用和改善跨境支付。财政部预测,到2028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3083亿美元增至2万亿美元。

背景介绍

GENIUS法案(Generalized Stablecoin Inclusion and Oversight Act)于2025年7月在美国生效,旨在规范稳定币市场。尽管该法案禁止稳定币发行方直接向持有者提供利息或收益,但并未明确禁止通过其附属机构或加密货币交易所提供此类收益,这可能构成一个潜在的“漏洞”。 传统银行体系依赖于吸收存款来提供贷款,并以此获取利润。长期以来,银行向零售储户支付的存款利息远低于其贷款收益率,因此高管将此称为“敲竹杠”。稳定币作为一种与法定货币(如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其主要目标是提供价格稳定性,同时在DeFi(去中心化金融)领域提供相对较高的收益。

深度 AI 洞察

GENIUS法案的“漏洞”是监管失误还是有意为之?其对金融体系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GENIUS法案对稳定币发行方直接支付利息的禁令,但却放开通过附属机构提供收益的“漏洞”,这可能不是简单的疏忽,而是华盛顿复杂政治游说的结果。它可能反映了在平衡金融创新与传统金融稳定之间,监管机构内部或立法者之间存在着妥协。这一模糊性使得稳定币能够继续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收益,从而加速存款从传统银行流出。 长期来看,如果这一“漏洞”得以持续,它将迫使传统银行大幅提高存款利率以留住客户,进而侵蚀其利润空间。这可能导致银行体系的结构性调整,甚至可能促使一些银行探索自己的数字化货币或与科技公司合作,以应对竞争。 面对稳定币和科技巨头的竞争,传统银行除了呼吁监管,还有哪些战略选择? 除了游说监管机构,传统银行面临着深刻的战略转型压力。仅仅依靠监管保护已不足以应对市场趋势。它们必须: - 提升数字体验和效率: 投资于更用户友好的数字银行平台,提供更快的支付结算服务,以匹配甚至超越科技巨头的用户体验。 - 创新收益产品: 开发与稳定币收益率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存款或投资产品,可能通过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或利用其现有的资产管理能力。 - 拥抱区块链技术: 探索发行自己的受监管的银行稳定币或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跨境支付和资产代币化,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 精简运营,降低成本: 面对利润率压力,银行需要更有效地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如果大型科技公司全面进入稳定币市场,特朗普政府将如何平衡创新与系统性风险? 大型科技公司进入稳定币市场将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特朗普政府在鼓励创新和维护金融稳定之间将面临艰难的权衡。它可能会采取以下策略: - 审慎的监管框架: 可能会在未来出台更全面的法案,明确界定大型科技公司稳定币业务的监管边界,特别是在消费者保护、反洗钱(AML)和反恐怖融资(CFT)方面。这可能包括要求这些公司持有更高的资本储备和接受更严格的审计。 - 反垄断审查: 鉴于大型科技公司已有的市场主导地位,任何涉及稳定币的扩张都可能面临严格的反垄断审查,以防止其利用稳定币进一步巩固其在支付和金融服务领域的主导地位。 - 推动美国CBDC研发: 为了在数字货币竞争中保持领先,并对稳定币市场施加更大的影响力,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加速推动美联储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和潜在发行,将其作为一种受国家支持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