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白银逼近50美元,库存危机下表现优于黄金

Global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10/06 01:32:00 (北京时间)
白银
商品市场
贵金属
库存危机
银金比
白银逼近50美元,库存危机下表现优于黄金

新闻要点

白银价格已飙升至多年高点,逼近其2011年每盎司49.95美元的峰值,COMEX白银近月合约收于47.60美元。今年迄今,白银价格已上涨63.8%,显著跑赢黄金,这预示着大宗商品市场进入白银主导的第二阶段。此次上涨是由严重的库存危机和日益加剧的市场挤压所推动的。 道明证券商品策略师丹尼尔·加利强调,伦敦金银市场协会金库中自由流通的库存已达到“危急低点”,按照目前的流入和工业需求速度,预计仅剩不到四个月的可用白银。租赁利率已达到“极端”水平,伦敦库存已减半至1.35亿盎司,约占日交易量的一半。印度的大量进口和中国国庆黄金周的缺席加剧了库存消耗。 纸白银与实物白银的比例高达378:1,表明极度稀缺。实物溢价正在上涨,全球库存因连续五年的供应赤字而不断减少。尽管白银价格飙升,银金比率仍接近82,处于历史高位,暗示与过去牛市中该比率收缩至60以下相比,仍有巨大的上涨潜力。经通胀调整后,白银仍远低于其2011年的峰值(当前约69美元)和1980年的峰值(当前约192美元),短期技术目标价75美元并非遥不可及。

背景介绍

白银作为一种贵金属,除了投资需求外,还因其在工业(如太阳能电池板、电子产品)中的广泛应用而具有双重属性。长期以来,白银市场一直受到供需动态、美元走势以及黄金价格表现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绿色能源转型,工业需求持续增长。 COMEX是全球主要的商品期货交易所之一,其白银期货合约价格是全球白银市场的重要参考基准。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金库的库存数据是衡量实物白银供应紧张程度的关键指标。历史数据显示,在商品牛市的后期阶段,白银往往会跑赢黄金,其价格波动性也通常高于黄金。

深度 AI 洞察

当前白银的库存危机和价格飙升是否仅仅是周期性现象,还是预示着更深层次的市场结构性转变? - 表面上,这似乎是商品牛市第二阶段的典型表现,白银因其高贝塔属性而跑赢黄金。 - 然而,连续五年的供应赤字,加上工业需求的持续强劲,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表明这不仅仅是短期投机。库存跌至历史低位,以及租赁利率的飙升,指向的是一个结构性供需失衡,而非简单的周期性波动。 - 纸白银与实物白银高达378:1的比例,以及实物溢价的上升,反映出金融市场对实物交割能力的严重错配,这可能导致未来价格发现机制的剧烈调整,并促使更多资金流入实物资产。 考虑到白银对通胀调整后的历史高点仍有巨大差距,以及银金比率的异常高位,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意味着什么?是否存在被低估的长期投资潜力? - 相较于通胀调整后的历史峰值(1980年的192美元和2011年的69美元),当前价格仍有大幅上涨空间,这表明白银可能尚未完全反映其内在价值,尤其是考虑到美元计价的通胀压力和全球去美元化的长期趋势。 - 银金比率(当前约82)远高于历史牛市的平均水平(低于60),这提供了白银相对黄金具有更大上涨潜力的强有力证据。投资者可能会将此视为一个套利机会,即通过做多白银并做空黄金来捕捉比率回归的收益。 - 这种巨大的差距可能吸引那些寻求长期价值和对冲通胀的宏观投资者,而非仅仅是短期交易者。它也凸显了白银作为一种工业金属,其价值可能被传统贵金属估值模型所低估。 #silversqueeze运动的持续发展,加上中国和印度的强劲需求,将如何影响白银市场的未来定价权和全球流动性? - #silversqueeze运动,即便最初带有散户投机的色彩,但当其与实物库存的实际枯竭相结合时,其影响力不容小觑。它凸显了市场对实物交割的脆弱性,并可能促使更多长期投资者关注实物白银的储备。 - 印度进口量在9月份翻倍,以及中国在经济回暖后的潜在需求爆发,将进一步加剧西方市场(特别是伦敦)的实物库存压力。亚洲国家对实物黄金和白银的文化偏好和投资习惯,可能使其在全球定价权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 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加上西方金库库存的持续流出,预示着白银市场的流动性将变得更加脆弱,价格波动性可能加剧。未来,亚洲在白银供应链和价格发现中的地位将变得更为关键,从而可能挑战传统西方定价中心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