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到2030年,人工智能支出可能达到4万亿美元。如果实现,这3只股票是必持之选。

Global
来源: The Motley Fool发布时间: 2025/10/05 18:59:00 (北京时间)
英伟达
台积电
博通
AI芯片
数据中心资本支出
Image source: Getty Images.

新闻要点

英伟达(Nvidia)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可能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这主要受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投资的推动。该预测虽然看似激进,但从2025年预计的6000亿美元支出增长到4万亿美元,需要46%的复合年增长率,文章认为这是现实的。 实现这一增长的因素包括:大型云计算公司(超大规模企业)持续增加的资本支出,多年前宣布的数据中心项目在未来几年将逐步建设并配备计算设备,以及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和欧洲)AI技术发展的广泛投入。文章特别推荐三只股票作为AI支出浪潮中的主要受益者:英伟达(Nvidia)、台积电(Taiwan Semiconductor)和博通(Broadcom)。英伟达凭借其顶尖的GPU在AI训练中占据主导地位;博通通过与超大规模企业合作开发定制AI加速器,有望挑战英伟达在特定工作负载领域的地位;而台积电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代工厂,将受益于所有AI芯片的制造需求,无论最终谁赢得AI“军备竞赛”。

背景介绍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对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前所未有的需求。数据中心已成为AI模型训练和推理的核心,需要大规模的资本投入来升级和扩建。英伟达等公司作为AI芯片和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对市场趋势的预测具有重要影响力。 当前,全球主要科技公司正处于一场激烈的AI“军备竞赛”中,竞相开发更强大的AI模型和部署更高效的AI服务。这直接推动了对图形处理器(GPU)和定制化AI加速器等专用半导体芯片的需求激增,以及支撑这些芯片运行的庞大数据中心的建设。

深度 AI 洞察

英伟达对2030年数据中心4万亿美元资本支出的预测有多可靠?投资者应关注哪些潜在的盲点? 英伟达的预测虽然大胆,但基于超大规模企业支出、全球AI普及(中国、欧洲)和多年期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投资者应谨慎考虑几个盲点: - 市场饱和风险: 尽管增长迅猛,但AI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可能经历周期性过热,导致未来几年后市场增速放缓或产能过剩。 - 技术迭代速度: AI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有芯片或架构可能很快被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取代,影响当前领先者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 地缘政治与监管: 全球AI军备竞赛也伴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和严格的出口管制(尤其是在中美之间),这可能扰乱供应链,限制某些市场的增长潜力,或强制进行技术路线调整。 定制AI加速器(如博通产品)的兴起对AI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和长期盈利能力有何战略影响? 定制AI加速器的出现标志着AI芯片市场正在走向更加细分和专业的方向,这对英伟达等通用GPU供应商构成潜在挑战和机遇: - 超大规模企业赋能: 定制芯片允许大型云服务商根据自身特定工作负载优化性能和成本,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增强其议价能力。 - 竞争加剧与利润压力: 随着更多公司进入定制芯片设计领域,市场竞争将加剧,可能对通用GPU的平均售价(ASP)和毛利率构成长期压力。 - 新的合作模式: 博通与超大规模企业的合作模式预示着,未来芯片设计公司可能需要更紧密地与客户集成,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纯销售标准化产品。 考虑到台积电在全球AI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投资者在评估AI基础设施长期投资时应考虑哪些地缘政治和供应链风险? 台积电的不可或缺性也使其成为地缘政治风险的焦点,投资者必须将这些因素纳入考量: - 台湾地区地缘政治风险: 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紧张关系是最大的不确定性。任何冲突都可能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造成灾难性影响,进而冲击全球AI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 供应链集中度风险: 全球高端芯片制造高度依赖台积电,这种集中度意味着一旦台积电生产受阻(无论是自然灾害、技术故障还是地缘政治事件),整个AI产业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 全球化与区域化博弈: 各国政府正积极推动半导体供应链的区域化和本土化,以降低风险。这可能导致建厂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并最终转嫁到AI基础设施的总体成本上,影响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