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飙升至12.5万美元峰值,交易所余额降至六年来新低
新闻要点
比特币已飙升至超过12.57万美元的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中心化交易所持有的比特币余额已跌至六至七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据Glassnode的数据,总交易所储备降至283万枚比特币,为2019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CryptoQuant报告的数字更低,为245万枚比特币,创下七年新低。 过去两周内,超过11.4万枚比特币(价值超过140亿美元)已从交易所撤出。这种从中心化平台转移到自我托管或机构基金的趋势表明投资者抱有强烈的长期持有意愿,从而减少了市场上可供出售的比特币供应。行业人士,包括VanEck数字资产研究主管Matthew Sigel和一位主要OTC交易员,暗示交易所比特币供应即将短缺,有交易员甚至警告称,除非价格进一步上涨至12.6万至12.9万美元,否则将“完全没有比特币可卖”。
背景介绍
自2009年比特币诞生以来,其价格波动剧烈,但长期趋势呈上升态势。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作为用户买卖数字资产的主要平台,其比特币储备量被视为市场流动性和潜在抛售压力的重要指标。当大量比特币从交易所撤出时,通常被解读为投资者倾向于长期持有(HODLing)而非短期交易。 2024年下半年,在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美国的监管环境对加密货币,特别是比特币现货ETF,表现出更为开放的态度,这进一步推动了机构资金流入。全球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和主要经济体的通胀压力,也促使投资者将比特币视为一种对冲工具或“数字黄金”,从而增加了其吸引力。
深度 AI 洞察
当前比特币供应短缺的真实驱动力是什么,以及这是否真的是一个有机信号? - 表面上看,比特币流出交易所是投资者长期持有意愿增强的直接体现,尤其是在价格创新高之际,这表明市场信念强劲。 - 然而,部分流出也可能由机构级托管解决方案的兴起、比特币现货ETF的持续采用以及大型参与者倾向于进行链下或OTC交易以避免市场冲击所驱动。 - 此外,市场操纵的可能性不容忽视。通过将大量比特币从中心化交易所移出,大型持有者或“巨鲸”可能会人为制造稀缺感,从而推高价格,以吸引散户投资者跟风,并在更高点抛售。 这种交易所供应的结构性变化如何改变比特币的市场动态和定价机制? - 交易所余额的持续下降将显著降低市场的即时可售流动性,使得相对较小的买盘力量也能对价格产生更大的上行影响。 - 长期而言,若供应持续紧张,比特币可能从高流动性交易资产转变为更稀缺的储备或长期持有资产,其价格发现将更多地依赖于链上活动和机构资金流向,而非交易所订单簿深度。 - 这也可能增加场外交易(OTC)的重要性,因为机构投资者可能更难在公开市场上以期望价格获得大量比特币,从而使OTC交易对价格形成产生更大的隐性影响。 鉴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亲商业和反监管言论,这种加密货币牛市的可持续性面临哪些未被充分认识的风险? - 尽管特朗普政府在2024年下半年可能对加密货币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立场,但其政策的不可预测性构成潜在风险。如果通胀失控或金融稳定受到威胁,政府可能会突然转向更为严厉的监管,或对加密货币交易征收更高税率,从而打击投资者情绪。 - 此外,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和潜在的美元霸权维护政策,可能会在长期内对全球数字资产的使用和接受度造成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跨境支付和去中心化金融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