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FDIC将审查可能影响银行与加密货币关系的相关规定

北美
来源: Cointelegraph发布时间: 2025/10/04 17:52:09 (北京时间)
FDIC
加密货币监管
去银行化
数字资产
特朗普政府
FDIC将审查可能影响银行与加密货币关系的相关规定

新闻要点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董事会即将审议一项关于“禁止监管机构使用声誉风险”的拟议规则。此举旨在回应有关加密货币公司被“去银行化”的指控,FDIC代理主席特拉维斯·希尔此前曾批评监管机构利用“声誉风险”为由阻碍银行参与加密资产活动。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八月签署的“保障自由银行服务”行政命令中,也提到了与声誉风险相关的“政治化或非法去银行化”问题,尽管该命令未明确提及数字资产。在特朗普上任之前,加密行业内普遍存在被拒绝提供银行服务的指控,许多人将其称为“扼杀行动2.0”。 在特朗普总统连任并将“扼杀行动2.0”作为竞选议题后,希尔被任命。他表示FDIC将“重新评估其对加密货币相关活动的监管方式”。尽管美国政府目前处于停摆状态,FDIC已确认将保持全面运作。

背景介绍

在特朗普总统于2024年11月连任之前,加密货币行业曾普遍指控美国监管机构通过非正式手段,如利用“声誉风险”考量,施压银行切断与加密货币公司的合作关系。这一系列行动被业内人士称为“扼杀行动2.0”,旨在限制数字资产行业的银行服务准入。 2022年,公开的法庭文件显示FDIC曾要求一些机构“暂停所有与加密资产相关的活动”,这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监管机构压力的担忧。特朗普总统在2024年竞选期间,将“扼杀行动2.0”作为重要议题,承诺保障“自由银行服务”。其在2025年8月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旨在防止监管机构滥用声誉风险进行“政治化或非法去银行化”。 代理FDIC主席特拉维斯·希尔此前曾公开批评这种利用声誉风险阻止银行参与合法加密活动的做法。在特朗普连任后,希尔表示FDIC将重新审视其对加密活动的监管方法,预示着监管态度的可能转变。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此举的深层战略目标是什么? - 巩固其在加密货币支持者和自由主义商业团体中的政治基础,兑现竞选承诺,将“去银行化”塑造成过度监管和政府干预的典范。 - 旨在通过减少监管机构的自由裁量权来刺激数字资产创新,从而可能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进入美国市场,尤其是在全球对加密货币监管态度分歧的背景下。 - 从更宏观层面看,这可能是其“去监管化”议程的一部分,试图通过削弱联邦机构权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活力,即便这可能带来某些金融稳定风险。 FDIC审查“声誉风险”规则将如何重塑美国银行业与加密行业的互动模式? - 如果“声誉风险”在银行决策中的权重被明确削弱,银行可能会更愿意为加密货币公司提供服务,因为合规风险被量化,而非基于主观判断。 - 这可能导致大型传统银行(例如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在满足合规要求的前提下,更积极地探索与加密货币交易所、托管方和稳定币发行方的合作。 - 长期来看,加密货币企业可能会获得更稳定的银行服务,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和不确定性,促进其业务扩张和产品创新,但也可能增加传统银行对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的风险敞口。 这一监管转变对数字资产的长期估值和市场结构有何潜在影响? - 改善的银行准入将降低数字资产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和资本成本,这可能对加密货币的长期估值产生积极影响,因为它降低了市场摩擦并提高了流动性。 - 传统金融机构的更大参与可能加速数字资产的机构化进程,吸引更多主流投资者。同时,它可能推动行业整合,那些能有效管理合规并获得银行支持的加密公司将占据优势。 - 然而,如果对“声誉风险”的宽松导致洗钱或其他非法活动增加,监管机构可能会被迫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从而引发市场波动。投资者需权衡短期利好与长期监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