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MarketsandMarkets™称,全球氢动力汽车市场规模到2035年将达到35.3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28.3%

全球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10/02 20:28:01 (北京时间)
氢动力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
氢内燃机
重型卡车
零排放交通
丰田汽车
现代汽车
MarketsandMarkets™称,全球氢动力汽车市场规模到2035年将达到35.3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28.3%

新闻要点

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最新研究,全球氢动力汽车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2.3万辆增长到2035年的35.3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28.3%。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氢燃料汽车比电池电动汽车更高的续航里程、零排放特性以及各国政府的零排放交通计划,这促使汽车制造商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 报告指出,氢动力卡车细分市场预计在预测期内将占据重要市场份额,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6.6%,尤其是在亚太地区(以中国为主)和北美(受美国70亿美元氢枢纽计划支持)需求强劲。此外,氢内燃机(H2-ICE)技术被视为下一个重大转变,预计到2035年将实现主流应用。H2-ICE技术因其不依赖铂等昂贵材料而比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更具成本效益,博世和沃尔沃等公司已宣布开发相关产品。 北美地区预计将成为H2皮卡和重型卡车增长最快的市场,其中美国占据该地区94%的市场份额,丰田汽车是主要参与者。严格的排放法规、零排放汽车需求、燃料电池技术进步、政府补贴和氢燃料基础设施的拓展是推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报告还强调了氢能巴士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亚太地区作为氢动力汽车最大市场的重要性。

背景介绍

全球向清洁能源和零排放交通的转型是当前汽车行业和政策制定者的核心议题。各国政府,包括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美国,持续推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尽管其具体政策倾向可能有所不同,但对零排放技术领域(包括氢能)的研发和基础设施投入仍在进行。例如,美国70亿美元的氢枢纽计划即是跨党派对未来能源战略的投资。 在此背景下,氢动力汽车作为电池电动汽车(BEV)的补充或替代方案,尤其是在长续航和重载应用中,正日益受到关注。主要汽车制造商如丰田、现代、宝马、沃尔沃和戴姆勒等,都在积极投资氢燃料电池技术和氢内燃机(H2-ICE)的研发与商业化,以满足日益严格的全球排放标准并抓住新兴市场机遇。

深度 AI 洞察

超越市场增长率,H2-ICE技术对传统汽车制造商和氢能生态系统意味着什么战略转变? - H2-ICE技术与FCEV并行发展,表明汽车巨头正在对冲未来零排放动力系统的技术路线风险。H2-ICE成本更低,且与现有内燃机生产线兼容性更强,可能为传统内燃机供应商和制造商提供一条更平稳的转型路径。 - 这种技术路线的多样化反映了对FC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成本、铂金依赖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现实考量。如果H2-ICE能够快速商业化,它可能显著改变氢能在重型运输和特定利基市场中的普及曲线。 美国70亿美元的氢枢纽计划,在当前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其推进速度和重点会如何影响北美氢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 尽管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政府在某些环保政策上可能与前任政府有所不同,但能源独立和战略性产业发展仍是其重点。70亿美元的氢枢纽计划作为一项基础设施投资,其落地可能会更侧重于就业创造和能源安全,而非纯粹的绿色能源转型,这可能会加速特定地理区域的燃料补给网络建设。 - 该计划可能优先支持能迅速带来经济效益和就业的重型卡车和工业应用,而非私人乘用车市场。这进一步巩固了北美在H2卡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可能吸引更多大型工业和物流企业投资氢能车队,从而加剧该领域的竞争,并为相关基础设施公司带来机遇。 亚太地区作为氢动力汽车的最大市场,其主导地位的持续性面临哪些潜在挑战,以及可能需要关注的投资风险? - 尽管亚太地区目前领先,但其能否保持优势将取决于各国政府补贴政策的持续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性以及本土供应链的成熟度。例如,中国在重型卡车领域的增长可能面临来自欧美市场技术进步和成本竞争的挑战。 - 潜在的投资风险包括:氢气生产成本波动(尤其是在绿氢生产尚未大规模普及的情况下)、加氢站建设速度可能无法满足车辆增长需求、以及电池电动汽车技术(特别是固态电池)的快速发展可能在某些应用场景中重新获得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