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工智能惊吓,宝莱坞明星将谷歌拖入“人格权”之战
![Item 1 of 2 Aishwarya Rai poses on the red carpet during arrivals for the screening of the film "La venue de l'avenir" (Colors of Time) Out of competition at the 78th Cannes Film Festival in Cannes, France, May 22, 2025. REUTERS/Sarah Meyssonnier/File Photo [1/2]Aishwarya Rai poses on the red carpet during arrivals for the screening of the film "La venue de l'avenir" (Colors of Time) Out of competition at the 78th Cannes Film Festival in Cannes, France, May 22, 2025. REUTERS/Sarah Meyssonnier/File Photo Purchase Licensing Rights, opens new tab](/_next/image?url=https%3A%2F%2Fwww.reuters.com%2Fresizer%2Fv2%2FDB7WN3YBEJKRDMOEXKEKQE5TGI.jpg%3Fauth%3D1a0ebf7e8adfbe01e37a91e8c8ba4d1489744fdd1ca3a6db1178aa40d54efe9c%26width%3D1200%26quality%3D80&w=1920&q=75)
新闻要点
印度宝莱坞明星阿布舍克·巴强和艾西瓦娅·雷·巴强夫妇正在起诉谷歌旗下的YouTube,要求移除并禁止创建侵犯他们知识产权的AI视频。更具深远意义的是,他们还要求法院命令谷歌采取防护措施,以确保上传到YouTube的此类视频不会用于训练其他AI平台。 印度目前尚无明文规定的人格权保护,而此案是迄今为止关于人格权与误导性或深度伪造AI视频可能训练其他AI模型风险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引人注目的案件。演员们认为,YouTube的内容和第三方训练政策令人担忧,因为它允许用户同意共享他们创建的视频来训练竞争对手的AI模型,从而可能导致误导性内容在网上进一步扩散。 印度法院此前已支持过其他名人对生成式AI内容损害其声誉的诉讼。巴强夫妇正在寻求45万美元的赔偿和永久禁令,指控YouTube上存在“恶劣”、“露骨”或“虚构”的AI内容。YouTube的政策允许创作者选择分享他们的视频以训练其他AI平台,但声明无法控制第三方公司如何使用这些视频。 此案凸显了AI生成内容对名人形象和知识产权的挑战,尤其是在印度这个YouTube全球最大的市场。
背景介绍
印度目前缺乏像美国某些州那样明确的“人格权”法律,这促使名人通过法院主张这些权利,以应对对其肖像、声音和形象未经授权的使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加剧了人们对深度伪造视频和未经授权使用名人肖像、声音和角色的担忧。这种技术的发展使得创建高度逼真但具有误导性的内容变得轻而易举,给名人的声誉和知识产权带来了新的挑战。 YouTube是印度最大的市场,拥有约6亿用户,是内容创作者的关键平台,同时也可能成为AI模型训练数据的重要来源。此前,在2023年,德里法院曾裁定保护演员阿尼尔·卡普尔的形象和声音不被滥用,这表明印度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倾向于保护名人权益。 巴强夫妇此次诉讼的独特性在于,它直接针对谷歌旗下的YouTube及其数据共享和AI训练政策,试图从平台层面解决AI侵权问题。
深度 AI 洞察
1. 宝莱坞明星的诉讼对全球科技平台的数据政策和AI训练模型有何更广泛的监管和法律影响? - 这起诉讼,尤其是要求YouTube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AI模型训练的诉求,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为类似法规树立先例。如果成功,它可能促使其他司法管辖区加快出台类似规定,从而增加全球科技平台(如谷歌)的合规成本。 - 平台可能被迫彻底改革其数据共享政策,并投入巨资开发更先进的AI内容检测和过滤系统。不同国家之间潜在的法律碎片化将使运营复杂性进一步提升,可能导致科技巨头面临更大的法律和财务风险。 -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预示着AI治理和数据隐私领域立法趋势的加速,可能对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估值产生长期影响,特别是那些严重依赖用户生成内容进行AI训练的公司。 2. 此类“人格权”诉讼将如何影响AI内容生成者的商业模式和平台上的创作者经济? - 如果平台被迫限制用户生成内容在未经明确、透明同意或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用于训练AI模型,这可能会扼杀依赖庞大数据集进行模型开发的AI内容初创公司的增长。这些公司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数据获取策略,并面临更高的许可成本。 - 对于YouTube等平台上的创作者而言,虽然短期内可能提供更多保护,但长期来看,如果AI技术无法有效利用其内容进行创新,可能会限制新的变现机会。平台也可能因此收紧其AI相关政策,影响创作者的选择。 - 投资者应关注AI数据溯源和许可市场的潜在兴起。那些能够开发出透明、合规且成本效益高的AI数据解决方案的公司可能会获得竞争优势,而无法适应新监管环境的AI初创公司则可能面临挑战。 3. 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美国对此类数字版权和AI治理问题的立场会如何演变,这又将如何影响全球格局? - 特朗普政府通常倾向于减少对科技行业的监管,尤其是在经济增长和美国企业竞争力方面。然而,鉴于AI深度伪造可能带来的信息操纵和国家安全风险,以及好莱坞等美国创意产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大游说,政府可能会在数字版权和AI治理方面采取更具保护性的立场。 - 美国可能会优先推动能保护本土科技和创意产业利益的政策,这可能包括鼓励平台加强内容审核和AI模型训练的透明度,但同时避免过度干预创新。印度等国家的此类判例将为美国提供参考,尤其是在人格权作为知识产权延伸的讨论中。 - 这种立场可能导致全球AI治理标准的分化:一些国家(如印度)可能采取更严格的本地化保护措施,而美国则可能寻求在保护IP和促进AI创新之间取得平衡,这可能会给全球运营的科技公司带来更多跨司法管辖区的合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