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印度央行维持利率在5.5%不变,符合预期,以评估此前降息效果

亚洲(不含大中华区和日本)
来源: CNBC发布时间: 2025/10/01 16:28:17 (北京时间)
印度储备银行
货币政策
贸易关税
地缘政治风险
印度经济
印度央行维持利率在5.5%不变,符合预期,以评估此前降息效果

新闻要点

印度储备银行(RBI)于2024年12月将政策利率维持在5.5%不变,符合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期。印度央行行长马尔霍特拉指出,第一季度通胀显著放缓,但由于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下半财年经济增长可能减速。此前6月份50个基点的降息效果尚未完全传导至经济中。 货币政策委员会认为,在近期商品和服务税(GST)下调以及贸易不确定性持续存在的情况下,暂停政策行动是审慎的。印度央行预计2026财年经济将增长6.8%,其中第二季度增长7%,随后两个季度将分别放缓至6.4%和6.2%。平均整体通胀率已修正为2.6%。 美国于8月对印度进口商品加征了25%的关税(总税率高达50%),理由是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这严重影响了纺织品、宝石、珠宝和海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缓解关税影响,印度政府于9月22日下调了多项商品的GST,以刺激国内需求。高盛此前已将印度2025年实际GDP增长预测上调至7.1%。

背景介绍

印度经济在2024年年中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和美国因地缘政治原因(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对其实施的关税。尽管印度央行在6月实施了大幅降息,但其效果尚未完全显现。 印度国内消费占GDP的60%以上,使其较少依赖出口。为了刺激国内需求和抵消美国关税的影响,印度政府于9月下调了商品和服务税。印度储备银行的货币政策在平衡通胀控制和经济增长之间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是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

深度 AI 洞察

1. 印度央行“耐心”的货币政策立场,如何应对地缘政治和国内经济的复杂交织? - 印度央行按兵不动,表面是评估前期降息效果,实则是对不确定性的战略性观望,尤其是在通胀放缓但外部贸易逆风加剧的双重背景下。 - 特朗普政府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加征关税,这不仅仅是贸易问题,更是美国在全球能源和地缘政治影响力斗争中的一个策略性举动,旨在迫使盟友选边站队,尤其是在2025年新任期内,此类“美国优先”的压力可能常态化。 - 印度政府通过GST减税刺激内需,是应对外部压力的防御性措施,但也凸显其内生增长动力(消费)对冲外部冲击的重要性。然而,若就业未能同步改善,其效果恐难以持续。 2.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的关税行动,其深层战略意图以及对地区供应链的影响是什么? -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加征关税,是其“美国优先”战略的延续,旨在惩罚那些不完全符合其外交政策立场的国家,同时试图重塑全球供应链,使其更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这可能预示着未来美国将对更多与俄罗斯有经济往来的国家采取类似行动。 - 关税措施不仅打击了印度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更可能促使跨国企业重新评估在印度的生产布局,寻求更少地缘政治风险的替代方案,从而在中长期内对地区乃至全球供应链的效率和成本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 印度与美国关系恶化,可能促使印度寻求与非西方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和战略伙伴关系,从而加速全球经济体的多元化和去美元化进程,对投资者而言,需关注新兴市场区块化趋势。 3. 在当前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背景下,印度市场的中长期投资前景面临哪些关键风险与机遇? - 风险: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 美国关税的长期影响以及与西方主要贸易伙伴关系的潜在恶化,可能抑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和出口增长。 - 通胀压力反弹: 尽管目前通胀温和,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或供应链中断可能再次推高成本,迫使央行采取更紧缩政策,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 就业创造不足: 消费驱动型增长若无足够的就业支撑,可能导致需求疲软,限制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 - 机遇: - 强劲的国内消费市场: 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中产阶级崛起,为国内消费提供了坚实基础,政府的税收刺激政策有望继续支撑消费增长。 - 制造业本土化趋势: 全球供应链重组背景下,印度“印度制造”政策有望吸引更多制造业投资,成为中国+1战略的重要选项。 - 数字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 印度在数字支付、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持续投入,将为经济转型和长期增长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