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维持回购利率在5.50%不变
新闻要点
印度储备银行(RBI)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决定将关键回购利率维持在5.50%不变,这是本轮加息周期中的第二次暂停,此前在8月份首次暂停。今年早些时候,央行累计降息了100个基点。MPC一致投票支持维持现状,并保持中性政策立场。 印度央行指出,近期整体通胀前景有所缓解,主要通胀率从6月份的3.7%下调至8月份的3.1%,最新降至2.6%,核心通胀率为4.2%。央行将2025-26财年(FY26)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通胀预期下调至2.6%,并上调了FY26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测至7%。 行长马尔霍特拉表示,印度外部部门保持韧性,并宣布了旨在改善信贷流动性的措施,包括允许印度银行资助印度企业收购的框架,以及取消对上市债务证券贷款的监管上限。央行还计划发布关于许可新城市合作银行(UCBs)的讨论文件,并推出基于风险的保险费框架。此外,不丹、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的银行将被允许向非居民印度人(NRIs)提供印度卢比贷款,这是印度卢比国际化的重要一步。马尔霍特拉还警告称,近期与关税相关的决定可能会减缓增长。
背景介绍
印度储备银行(RBI)负责制定和实施印度的货币政策,其主要目标是维持价格稳定,同时兼顾经济增长。回购利率是印度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短期贷款的利率,是其主要的政策工具之一。自2024年11月唐纳德·J·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以来,全球贸易和关税政策持续面临不确定性,这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了外部压力。 在本次会议之前,印度央行在本轮周期中实施了累计100个基点的降息,随后在8月份暂停加息,表明其正在评估过去政策调整的效果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演变。印度经济在2025年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通胀压力有所缓解,这为央行提供了在维持稳定和支持增长之间取得平衡的灵活性。
深度 AI 洞察
1. 印度央行在经济增长上调和通胀放缓的双重利好下,为何仍选择维持中性政策立场而非进一步降息或明确转向宽松? - 尽管整体通胀有所缓解,但核心通胀(4.2%)仍高于整体水平,表明潜在价格压力依然存在,可能受到服务业需求和工资增长的支撑。印度央行可能希望在通胀完全受控并稳定在目标区间内之前保持谨慎。 - 央行对FY26第四季度和FY27第一季度的通胀预测出现上行,表明其预期未来通胀可能回升,这可能是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潜在波动、国内需求复苏以及“与关税相关的决定”带来的成本推动压力。 - “中性政策立场”为央行提供了未来根据数据灵活调整的空间,既可以在通胀意外走高时收紧,也可以在增长面临更大下行压力时放松,避免过早承诺导致政策回旋余地不足。 - 全球经济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的贸易政策以及美联储可能的利率路径,这些都可能影响印度的外部稳定性和资本流动。维持中性立场有助于应对外部冲击,并维持卢比的相对稳定。 2. 印度央行如何通过一系列措施,在不直接调整基准利率的情况下,有效引导信贷流向并促进经济结构性增长? - 允许印度银行资助印度企业收购的框架,旨在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升级,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这有助于资本形成,并可能引导资金进入更具战略意义的行业。 - 取消对上市债务证券贷款的监管上限,旨在提高银行的信贷灵活性和效率,鼓励银行增加对企业部门的贷款,特别是对那些可以通过发行债务证券融资的企业。这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拓宽融资渠道。 - 计划发布关于许可新城市合作银行的讨论文件,表明印度央行正寻求深化金融普惠性,并可能鼓励在特定区域或特定社区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这有助于填补现有金融体系的空白,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 这些措施体现了印度央行在宏观利率工具之外,通过更具针对性的微观和结构性政策来刺激信贷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更均衡、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3. 印度卢比国际化举措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它如何契合更广泛的全球金融去美元化趋势? - 允许不丹、尼泊尔和斯里兰卡银行向非居民印度人提供卢比贷款,是印度卢比区域国际化的重要一步。这有助于加强印度在南亚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以卢比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 这一举措与全球范围内一些国家和地区寻求减少对美元过度依赖的趋势相吻合。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和主要经济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拥有一个在区域内更具流通性的本币,可以提高金融自主性和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 长期来看,卢比国际化可以降低印度进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并有助于提升孟买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这也能为印度卢比在未来更广泛的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奠定基础,尽管这一过程将是漫长且渐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