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在中国咖啡战走向全球之际,库迪咖啡渐失动力

大中华区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09/30 20:59:00 (北京时间)
库迪咖啡
瑞幸咖啡
星巴克
咖啡行业
市场竞争
中国市场
在中国咖啡战走向全球之际,库迪咖啡渐失动力

新闻要点

库迪咖啡(Cotti Coffee)在承诺到2025年底开设5万家门店后,其扩张速度显著放缓,截至2025年8月仅拥有1.5万家门店,远低于目标。该公司今年早些时候在纽约开设首店,与主要竞争对手瑞幸咖啡的美国市场进军几乎同步,但这些举动更多具有象征意义。这两家中国咖啡巨头正将激烈的国内竞争带到全球舞台,主要战场仍是中国市场及亚洲其他地区。 尽管咖啡价格因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巴西咖啡征收50%关税而上涨,两家公司在美定价与星巴克持平。瑞幸咖啡最近的财务数据显示其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强劲增长,门店数量超过2.6万家,而星巴克在全球拥有3.2万家门店,但在中国市场与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脱节。库迪咖啡的创始人曾因瑞幸的财务造假丑闻而被逐出,这可能影响了其融资能力。库迪正在尝试新的特许经营模式,包括在便利店销售其他商品,并计划在超市设立咖啡吧,以寻求新的增长点。

背景介绍

中国咖啡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瑞幸咖啡、库迪咖啡和星巴克三方主导。瑞幸咖啡在经历2020年的财务造假丑闻后成功重塑品牌,并以其快速扩张和性价比策略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库迪咖啡由瑞幸咖啡前创始人陆正耀和钱治亚于2022年创立,旨在复制瑞幸的成功模式,并迅速展开激进扩张。 东南亚、东亚和南亚的咖啡市场预计在2025年至2030年间以6.2%的年均速度增长,成为中国咖啡连锁店出海的重要战场。美国市场虽然规模庞大,但增长率相对较低。全球咖啡供应链也受到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的影响,例如2025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巴西咖啡征收50%关税。

深度 AI 洞察

库迪咖啡扩张受阻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这对其长期生存能力有何启示? - 库迪咖啡创始人此前的财务造假历史可能严重阻碍了其吸引新资金的能力,导致其激进扩张计划无法持续。咖啡行业的高速增长和价格战需要大量资本支持,缺乏融资渠道是致命伤。 - 库迪在两年内开设1万家门店后,扩张速度骤降,表明其供应链、运营管理和特许经营支持系统可能未能跟上其野心勃勃的增长目标,导致执行力不足。 - 相较于瑞幸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库迪作为后进者,在市场份额和消费者认知度上处于劣势,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这使得其难以在激烈的价格战中维持盈利和进一步扩张。 瑞幸和库迪的国际扩张策略(例如纽约市场和亚洲市场)如何反映其核心竞争逻辑和未来增长动力? - 在纽约等西方市场开设门店更多是象征性的品牌宣示,旨在提升国际形象和估值潜力,而非短期盈利或大规模市场份额。高价策略表明其了解当地市场结构,避免直接卷入价格战。 - 亚洲市场才是真正的战略重点和增长驱动力。该区域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消费者文化与中国市场有共通之处,运营模式更容易复制。瑞幸和库迪在亚洲的密集布局旨在抢占先发优势,建立区域性领导地位。 - 国际扩张也为两家公司提供了分散风险的途径,减少对单一中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并在国内价格战白热化时,通过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场白热化的价格战和扩张竞赛对中国咖啡市场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有何影响?星巴克又将如何适应? - 持续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地侵蚀行业整体利润率,可能导致小品牌出局,加速市场整合。最终留下少数具备强大资本和运营效率的巨头。 - 这种激进扩张虽然扩大了市场规模,但也可能导致门店过度饱和,单店盈利能力下降。咖啡连锁店可能需要探索多元化产品线(如库迪的便利店模式)来提升坪效。 - 星巴克在价格战中处于劣势,但其品牌高端定位和第三空间体验仍有独特价值。它可能不会直接参与价格战,而是专注于提升品牌忠诚度,并通过差异化服务和产品来吸引愿意支付更高价格的消费者,维持其市场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