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渴望但要到2035年才能拥有的股市估值图表

新闻要点
文章探讨了当前流行的股市估值指标(如远期市盈率22倍、追踪市盈率28倍和周期调整市盈率40倍)的局限性,这些指标均表明市场估值偏高,但其本质是滞后或范围有限。 作者提出了一种理想的“远期实际周期调整市盈率”(forward-realized CAPE)概念,该指标将基于未来10年实际实现的收益,旨在结合远期市盈率和传统周期调整市盈率的优点,以平滑短期噪音并捕捉长期价值。 文章回顾了2014年的数据,当时席勒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显示市场估值昂贵(26倍),但根据未来的实际收益计算出的“远期实际周期调整市盈率”仅为17倍,表明市场实际上并未被高估,这得益于随后的健康盈利增长。然而,该理想指标的当前值要到2035年才能得知,凸显了投资中对不确定未来的押注。
背景介绍
当前,全球股市估值正面临密切审视,尤其是在美国经济持续韧性与通胀压力并存的背景下。在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任期内,财政政策可能继续支持企业盈利,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路径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仍是影响市场预期的关键因素。投资者正努力辨别当前高估值是否合理,以及这些估值是否预示着未来回报的减弱。 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由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席勒推广,通过平均过去十年的收益来平滑周期性波动,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长期估值工具。然而,与所有估值指标一样,CAPE的滞后性是其主要缺点。市场总是向前看的,而历史数据无法完全捕捉到未来十年可能发生的结构性变化或异常盈利增长。
深度 AI 洞察
当前市场高估值是否真的预示着未来回报疲软,或者这仅仅是传统指标的局限性? - 传统估值指标如远期市盈率、追踪市盈率和席勒CAPE,虽各有优劣,但共同的缺陷在于其历史或短期前瞻性,无法全面捕捉企业长期盈利增长的潜力。市场参与者可能正在消化对未来十年强劲企业盈利增长的预期,从而在这些滞后指标看来显得“昂贵”。 - 过去十年(2015-2025年),得益于技术创新、全球化供应链优化(尽管近期有所逆转)以及宽松货币政策,美国大型企业的盈利能力表现出色。市场对这种“超常”盈利能力的持续性抱有信心,认为即使当前估值倍数较高,但如果未来盈利能持续以超预期速度增长,那么当前价格仍可能是合理的。 “远期实际周期调整市盈率”的理论价值如何影响投资者对当前市场叙事的理解? - 这一概念挑战了当前对市场估值“昂贵”的普遍共识。它表明,如果未来的盈利增长证明是强劲的,那么当前看似高企的估值在十年后回溯看可能是合理的,甚至具有吸引力。这促使投资者超越即时数据,深入思考长期盈利驱动因素。 - 它强化了“市场有效性”的观点,即市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预见并反映了未来的基本面。因此,与其将注意力仅仅放在当前的高市盈率上,不如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未来产业趋势、技术变革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入研究,以判断未来盈利增长的持续性。 在特朗普政府的背景下,哪些宏观经济或政策因素可能成为未来十年企业盈利超预期的潜在催化剂? - 减税政策延续或深化: 如果特朗普政府推行进一步的企业减税或保持现有低税率,将直接提升企业净利润,从而支持盈利增长。 - 放松监管: 减少对特定行业(如能源、金融)的监管负担,可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刺激投资和创新,进而推动盈利增长。 - “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的演变: 虽然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带来短期波动,但如果其最终促使关键产业回流美国,强化本土供应链和制造业,长期可能为美国企业创造稳定的盈利环境,尤其是在战略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