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高盛前CEO:我称“危机迫近”——但他仍全面看好股票

全球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09/30 05:45:01 (北京时间)
劳埃德·布兰克费恩
高盛
私募信贷
市场风险
科技股
高盛前CEO:我称“危机迫近”——但他仍全面看好股票

新闻要点

高盛前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对市场表达了“不祥之感”,并警告称根据历史周期(例如1994年、1998年、2000-01年、2007年)判断,一场危机“即将到来”。他指出自己“自2007年或1994年以来从未感觉如此良好”,而这些时期都曾预示着重大市场下行。 布兰克费恩主要担心隐蔽的信贷杠杆、狭窄的信用利差,以及大量资金涌入私募信贷,投资者正在“以奇怪的方式”增加杠杆以“提高回报”。他特别质疑保险和再保险公司所持资产的估值。 尽管存在这些担忧,布兰克费恩仍建议投资者100%持有股票,尤其偏爱那些能够利用新科技的大公司。他认为由于利率有望在牛市中下调,当前的市场环境“相当温和”,并强调通过保持投资而非试图完美择时来管理风险。

背景介绍

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曾于2006年至2018年担任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并成功带领公司度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其观点在金融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他对市场危机的预测通常基于其丰富的经验和对历史周期性事件的观察。 当前正值2025年,全球市场在经历了数年的波动后,投资者普遍对经济前景和潜在风险保持高度关注。特别是科技股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利率政策和信贷环境的演变是影响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

深度 AI 洞察

布兰克费恩为何在预感危机迫近的同时,仍然主张全面持有股票?这反映了怎样的深层投资逻辑? - 布兰克费恩的立场体现了华尔街资深人士对市场择时挑战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与其试图完美预测市场顶部并退出,不如专注于在股权市场内部进行风险管理和头寸调整。 - 他强调“有很多1%的风险”,但“并非1%的风险会导致糟糕的事情发生”,这意味着分散的尾部风险累积起来不等于单一的、高概率的市场崩溃。因此,通过持有能够抵御潜在冲击并从技术创新中受益的大盘股,可以更好地驾驭市场。 - 这种矛盾策略的核心在于认识到市场长期向上的趋势和复利效应,即使短期面临波动和修正,长期持有仍是跑赢通胀和实现财富增长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预期的降息周期中。 布兰克费恩所担忧的“私人信贷”和“隐藏杠杆”的具体投资风险是什么?在2025年,这些担忧有何特殊意义? - 缺乏透明度与监管套利: 私人信贷市场规模已达1.7万亿美元,其不透明性远高于公开市场。机构投资者为追求收益而过度利用杠杆,可能将风险隐藏在更难评估的资产类别中,如保险和再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 估值泡沫与流动性错配: 在低利率环境下,对高回报的追逐可能导致私人信贷资产估值过高。一旦市场情绪逆转或利率上升,这些资产的流动性问题将迅速暴露,引发连锁反应。 - “特朗普经济”下的潜在风险: 在特朗普政府的监管宽松背景下,隐藏的杠杆和非传统信贷产品可能加速增长。如果监管机构未能及时重新评估这些资产的真实价值和长期负债覆盖能力,系统性风险可能被放大。 布兰克费恩为何偏爱大型科技公司,尽管承认“规模是增长的敌人”?这揭示了对未来市场表现的何种预期? - 技术创新与市场主导: 尽管规模可能限制增长速度,但大型科技公司拥有雄厚的资本和资源投入研发,能够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来的变革,从而巩固其市场主导地位和竞争优势。 - 防御性与质量溢价: 在市场可能面临危机的背景下,大型、财务稳健的科技巨头被视为更具防御性的资产,能够更好地抵御经济下行和波动。投资者愿意支付溢价,以获得其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创新潜力。 - “信用曲线”与“价值曲线”上移: 布兰克费恩建议投资者“上移信用曲线”和“价值曲线”,这暗示了在不确定性增加的环境中,应优先选择信用质量高、内在价值稳健的头部公司,而非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彩票式”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