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高盛:中国央行或在第四季度降息以应对增长担忧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09/29 13:38:01 (北京时间)
中国人民银行
高盛
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增长
降息
高盛:中国央行或在第四季度降息以应对增长担忧

新闻要点

高盛集团预计,中国央行在2025年第四季度降息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原因是中国经济动能放缓,且决策者面临支持增长的压力。该预测包括降息10个基点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这可能在经济增速从去年高基数显著放缓至4%左右时发生。 尽管央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上保持了鸽派立场但未发出新的宽松信号,高盛分析师指出,央行在经济描述上出现了微妙转变,从“显示出积极势头”改为“稳中求进”,暗示了更加谨慎的展望。然而,分析师也强调,央行决策具有数据依赖性,如果全年增长能保持在“5%左右”的目标,则不采取行动的风险仍然存在。

背景介绍

中国人民银行(PBOC)是中国大陆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其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RRR)以及政策利率(如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这些工具用于管理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并影响整体经济增长和通胀。 今年以来,市场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的经济增长态势,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国内结构性挑战并存的背景下。中国政府设定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通常在“5%左右”,央行的货币政策决策与实现这一目标紧密相关。

深度 AI 洞察

尽管PBOC近期信号审慎,是什么潜在压力正在推动其在第四季度实施宽松政策? 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放缓,预计同比增速将从去年高基数显著下降至4%左右,远低于“5%左右”的官方目标,这是促使PBOC采取行动的核心驱动力。此外,PBOC将经济描述从“积极势头”转变为“稳中求进”,暗示其对当前经济状况的评估更为谨慎,需要更强有力的支持措施。 潜在的货币宽松政策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的不同部门和投资者情绪,尤其考虑到“数据依赖性”的警告? - 降息和降准将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信贷需求,可能对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等对资金敏感的行业构成利好。这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尤其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挑战的背景下。 - 然而,这种宽松政策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承压,并可能促使部分资本流出,如果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如美国在特朗普政府下可能保持较高利率)的利差进一步扩大。 - “数据依赖性”的警告意味着政策的确定性不足,投资者在配置资产时仍需保持谨慎,关注后续经济数据的表现,这可能限制宽松政策对长期资本流入的即时激励作用。 如果PBOC选择不采取行动,风险何在?北京可能采取哪些超越货币政策的措施来应对增长挑战? - 如果PBOC不采取行动,经济增长可能面临进一步减速的风险,尤其是在外部需求疲软和内部结构性问题未能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这可能导致就业压力增大和社会稳定风险上升。 -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可能会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例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减税降费或直接向消费者提供补贴,以刺激内需。 - 此外,政府可能更倾向于推动结构性改革,例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或采取更果断的措施解决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以期从根本上提振经济活力,而非仅仅依靠总量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