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国股市持续上涨——是繁荣还是泡沫?

大中华区
来源: CNBC发布时间: 2025/09/29 12:55:00 (北京时间)
中国股市
零售投资者
人工智能
半导体
经济放缓
Investors talk at a stock exchange hall on February 3, 2017 in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新闻要点

202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轮显著上涨,特别是CSI 300指数上涨约16%,信息技术指数达到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此轮上涨主要受人工智能进展、芯片自给自足努力以及北京抑制价格战的政策推动,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然而,尽管市场流动性充裕且政策利好,一些专家质疑市场是否正在进入泡沫区域,因为此次上涨似乎与中国疲软的经济基本面脱节。零售投资者在推动市场上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将部分银行存款转入股市,而中国家庭储蓄总额超过160万亿元人民币,但仅有5%配置于股票,表明零售参与仍有深化空间。 尽管AI、半导体和可再生能源等部分行业报告显示出稳定迹象,且“反内卷”政策可能改善企业盈利能力,但摩根大通的策略师警告称,科技股估值可能已计入过于乐观的预期,使得市场在盈利赶上之前面临回调风险。野村证券亦对股市在经济放缓背景下持续飙升可能引发的过度杠杆和潜在“泡沫”发出警告。

背景介绍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国内需求持续疲软和工业产能过剩,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尽管面临这些宏观逆风,中国政府仍致力于推动技术自给自足,尤其是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以此作为长期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升级的战略。 与此同时,中国家庭积累了创纪录的储蓄,但投资渠道相对有限,银行存款利率较低,且房地产市场吸引力下降。在此背景下,大量零售资金开始转向股票市场,成为推动当前股市上涨的重要力量。中国股市的交易活动由零售投资者主导,与全球主要市场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格局形成鲜明对比。

深度 AI 洞察

中国股市为何能在经济基本面疲软的情况下持续上涨,零售投资者主导的市场格局意味着什么? - 此次上涨的核心驱动力是流动性而非基本面。在存款利率下降和房地产市场吸引力减弱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庞大的家庭储蓄(超过160万亿元人民币)正在寻找新的投资出口,股市成为主要承接方。 - 零售投资者的高度参与往往意味着市场更容易受到情绪、政策预期和短期新闻的影响,而非长期价值或企业盈利。这种由散户推动的涨势虽然爆发力强,但波动性高,且缺乏机构投资者进行价值发现和稳定市场的“压舱石”作用,一旦情绪逆转或政策预期落空,回调风险极大。 当前市场势头,特别是热门科技板块的估值,其可持续性如何? - 持续性存疑。虽然北京推动的AI、半导体自给自足以及“反内卷”政策为相关板块提供了结构性叙事支持,但文章指出这些科技股的估值可能已经“计入非常乐观的预期”。这意味着市场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未来的增长潜力,甚至可能超前透支。 - 当市场估值与宏观经济数据和企业实际盈利之间存在显著脱节时,涨势的脆弱性增加。一旦企业盈利增长未能达到市场预期,或者宏观经济数据进一步恶化,高估值板块将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 潜在的风险和催化剂是什么,它们可能如何影响本轮上涨的走向? - 主要风险: 经济基本面的持续疲软(如国内需求不振、工业过剩),以及野村证券警告的过度杠杆化,是可能刺破泡沫的关键因素。此外,零售投资者情绪的突然转变或政策支持力度的减弱,也将迅速传导至市场。 - 潜在催化剂: 进一步的货币或财政刺激政策,能够带来实质性经济复苏的明确信号,或AI/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出现真正突破性进展并转化为可观的企业盈利,都有可能延长本轮涨势。北京在技术自立和改善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坚定决心,也为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