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称OpenAI为下一个万亿美元级超大规模公司,英伟达承诺投入1000亿美元:“这是最明智的投资之一”

新闻要点
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OpenAI有望成为全球下一个万亿美元级超大规模公司,并为其公司决定向OpenAI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的举动进行了辩护。黄仁勋强调,英伟达的角色远不止销售芯片,还将与OpenAI在芯片、软件、系统和人工智能工厂层面合作,帮助其构建和运营超大规模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目前,英伟达已与OpenAI在微软Azure、甲骨文OCI和CoreWeave的基础设施扩展等多个项目上进行合作。新的承诺将支持OpenAI建设自营数据中心,预计从2026年开始部署至少10吉瓦的英伟达驱动系统,可能需要多达500万个GPU,并有望产生3000亿至5000亿美元的长期收入。 尽管有分析师提出“循环投资”的担忧,认为英伟达的资金可能用于OpenAI购买英伟达硬件,但伯恩斯坦的Stacy Rasgon和美国银行的分析师认为需求依然强劲,英伟达的投资回报可能达到三到五倍。英伟达目前市值已达4.33万亿美元,股价在过去一年上涨46.73%,2025年迄今上涨28.83%。
背景介绍
英伟达(Nvidia)是全球领先的图形处理器(GPU)制造商,其GPU在人工智能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被视为AI热潮的核心受益者。公司市值在AI基础设施需求飙升的推动下持续增长,目前已突破数万亿美元。 OpenAI是领先的人工智能研究和部署公司,开发了ChatGPT等知名AI模型,对算力有着巨大需求。构建和运营超大规模AI基础设施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此次英伟达的巨额投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旨在进一步巩固其在AI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并通过与顶级AI公司深度绑定,确保其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的长期市场主导。
深度 AI 洞察
英伟达对OpenAI的巨额投资,除了芯片销售,还有哪些更深层的战略意图? - 这笔投资旨在建立一个深度捆绑的AI生态系统,将英伟达的硬件、软件和AI工厂解决方案与OpenAI的未来发展路径完全集成。这不仅是售卖产品,更是共同构建AI基础设施,确保OpenAI在技术栈上对英伟达的依赖。 - 通过股权或深度合作,英伟达能更早地洞察OpenAI未来对算力、架构的需求,从而提前优化其产品路线图,甚至共同定义下一代AI硬件标准,形成事实上的行业壁垒。 - 这种“投资客户”模式也可能使其在AI服务营收中分一杯羹,或者通过技术授权、合作运营等方式,将单一的硬件销售模式升级为更具粘性的“AI基础设施即服务”模式。 “循环投资”的担忧是否值得投资者过度关注,以及它如何反映了当前AI市场的估值逻辑? - 尽管存在“循环投资”的表面担忧,但这在快速扩张的新兴市场中并不罕见,尤其是在供应商与核心客户深度合作以加速市场成熟时。 - 关键在于英伟达所投资的OpenAI是否真的具备成为“万亿美元级”公司的潜力。如果潜力巨大,那么短期内通过资金帮助客户购买自家产品,可以被视为一种战略性市场培育和份额锁定的手段,而非简单的需求工程。 - 这反映了当前市场对AI未来增长的高度预期。投资者愿意接受这种策略,是因为相信AI的长期爆发式增长将超越短期内的财务结构考量,更多关注生态系统主导权和未来盈利能力的抢占。 如果OpenAI真的成为下一个万亿美元级超大规模公司,这对其他科技巨头和更广泛的AI产业格局意味着什么? - 这将进一步加剧AI领域的军备竞赛,促使微软、谷歌、亚马逊等现有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加大对AI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可能寻求与OpenAI竞争或更深层次的合作,以避免被边缘化。 - 对英伟达而言,这将巩固其作为AI基础设施“卖水人”的不可替代地位,因为OpenAI的增长将直接转化为对英伟达硬件和软件的巨大需求。 - 这也可能催生新的AI应用和服务生态系统,并对传统软件、服务甚至硬件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加速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同时可能导致更多公司转向AI服务提供商,而非自建昂贵的AI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