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919客机订单或因发动机供应问题面临延误

新闻要点
据报道,中国C919窄体客机交付给国内主要航空公司,包括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和中国南方航空的进度在2025年有所滞后。中国国航和中国东方航空上半年各仅接收了一架C919,远低于其各自增加十架飞机的目标。中国南方航空预计今年接收十二架,但截至六月仅以融资租赁方式获得了三架,且未提及所有权。 这一延误引发了市场对C919发动机供应可能中断的猜测。C919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研发,旨在与空中客车A320和波音737竞争。2024年,该机型从国有航空公司获得了数百架订单。独立航空分析师李涵明指出,中国商飞在获取该机型发动机方面可能遇到了困难。
背景介绍
C919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窄体客机,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开发,旨在挑战空客A320和波音737在单通道客机市场的长期主导地位。该机型于2023年5月首次商业飞行,截至目前已搭载超过200万乘客,并于2024年从中国三大国有航空公司获得了数百架确认订单。发动机是飞机最核心的部件之一,中国航空工业在高性能航空发动机领域长期以来面临技术瓶颈,仍高度依赖进口。
深度 AI 洞察
此交付延误对中国航空工业的自主化目标意味着什么? - 交付延误凸显了中国在航空发动机等关键技术领域对外国供应商的持续依赖。 - 尽管C919的机身和部分系统实现了国产化,但核心动力系统仍是其“阿喀琉斯之踵”。 - 这表明,在实现航空制造完全自主化方面,中国仍需克服重大障碍,特别是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影响供应链的背景下。 发动机供应问题对中国商飞的国际扩张战略有何影响? - 潜在的发动机供应问题可能会损害C919的可靠性和按时交付声誉,这对中国商飞拓展国际市场至关重要。 - 国际客户在选择飞机时,会优先考虑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零部件的可获得性。 - 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使其更难与已建立全球供应链的空客和波音竞争,从而限制其在全球航空市场中的份额。 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在此类延误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 尽管新闻未直接提及,但在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连任的背景下,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风险因素。 - C919目前使用的发动机主要来自美国通用电气和法国赛峰的合资公司CFM国际,这些发动机包含大量美国技术。 - 任何新的或强化的出口管制都可能直接影响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的供应,迫使中国加速国产替代,但短期内难以弥补技术差距,从而导致生产中断或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