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报告称采矿业收益可能因自然相关风险下降25%

全球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09/28 23:38:01 (北京时间)
采矿业
自然相关风险
ESG投资
大宗商品
绿色转型
报告称采矿业收益可能因自然相关风险下降25%

新闻要点

根据巴克莱银行的最新分析,采矿业的收益可能因自然相关风险而下降高达25%。该报告指出,采矿业特别容易受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挑战的影响,这可能重塑矿商在当前商品周期中的运营方式。 报告强调了商品需求与日益严格的环境审查之间的紧张关系,特别是在铜、镍和锂等关键绿色转型金属领域。巴克莱警告称,如果未能解决自然相关风险,这些推动绿色转型的公司可能面临严重的运营和财务压力。采矿业由于直接依赖土地、水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是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除了物理中断,报告还指出监管变化和消费者期望转变可能加剧财务损失,例如预计到2050年面临潜在水资源短缺的人数将大幅增加。面对当前不均衡的商品周期和脱碳投资的复杂性,自然相关风险造成的收益下滑可能损害本已脆弱的平衡。报告建议投资者采用LEAP框架(定位、评估、衡量、准备)来量化和应对这些风险,涵盖声誉损害、融资渠道和监管制裁。

背景介绍

全球金融市场在2025年见证了黄金和白银等大宗商品的强劲表现,重新激发了对贵金属的兴趣。与此同时,铜、镍和锂作为电气化和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的关键投入,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导致对其需求的历史高位。 然而,采矿业长期以来面临着复杂的挑战,包括漫长的矿山开发周期,以及与水资源、森林砍伐和当地社区反对相关的环境和社会阻力。这些因素经常导致项目延误或限制,影响供应能力。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和关税政策的调整导致工业金属价格波动,商品周期呈现不均衡态势。此外,必和必拓(BHP)和福特斯库(Fortescue)等行业领导者对脱碳项目的投资,为本已复杂的供需动态增添了新的层面。

深度 AI 洞察

自然相关风险如何颠覆绿色转型目标? - 报告指出,采矿业面临的自然相关风险可能导致高达25%的收益下降,这直接威胁到对绿色转型至关重要的关键金属供应。 - 矿山开发周期长,加上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当地反对等环境限制,可能导致供应中断或延迟,恰逢能源转型需求达到顶峰时。 - 这种“绿色能源悖论”意味着,即使对绿色金属的需求强劲,环境压力也可能限制采矿业满足需求的能力,从而推高价格并拖慢全球脱碳进程。 除了直接成本,自然相关风险还有哪些被低估的财务影响? - 巴克莱报告强调,这些风险超越了运营成本,涵盖了声誉损害、融资渠道受限以及监管制裁。 - 声誉损害可能导致消费者抵制、投资者撤资,并影响公司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 - 监管机构日益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可能导致更严格的许可要求、更高的合规成本,甚至关闭不合规的运营,从而增加不确定性和资本成本。 - 投资者和银行在评估采矿项目时,将越来越重视这些风险,可能导致资本成本上升或某些项目难以获得融资。 投资者和采矿公司应如何战略性地应对这些新兴风险? - 报告建议采用LEAP框架(定位、评估、衡量、准备),这为投资者量化和管理自然相关风险提供了系统方法。 - 对于采矿公司而言,这意味着需要将自然资本保护和风险管理深度融入其战略规划和运营中,可能包括投资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生态修复项目和社区参与计划。 - 投资者应将自然相关风险作为其尽职调查和估值模型的核心组成部分,识别那些在管理这些风险方面表现领先的公司,以及那些可能因未能适应而面临结构性劣势的公司。这将影响资本配置和行业内的并购活动,推动更多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