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星巴克正在关闭门店并裁员。这能拯救其股价吗?

北美
来源: The Motley Fool发布时间: 2025/09/27 19:59:00 (北京时间)
星巴克
门店关闭
裁员
零售业
消费者支出
SBUX Chart

新闻要点

星巴克(Starbucks)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上任一年后,公司业绩表现令人失望,股价下跌。尼科尔的“回归星巴克”(Back to Starbucks)战略旨在改善客户服务、门店设计并解决线上订单瓶颈,但目前效果喜忧参半。 为重振业务,星巴克宣布将关闭约200家不符合其环境或财务预期的门店,并翻新超过1000家现有门店。此外,公司还将裁减900个非零售职位并关闭许多空缺职位。尽管尼科尔对2026年的创新和增长持乐观态度,但鉴于美国可自由支配支出疲软和就业市场放缓的宏观逆风,以及星巴克目前超过30倍的市盈率,投资者可能需要对这一转型保持耐心。

背景介绍

布莱恩·尼科尔在一年前接任星巴克首席执行官一职,此前他在Chipotle Mexican Grill因大肠杆菌危机陷入困境时,成功领导了其扭亏为盈,赢得了“扭转专家”的声誉。市场曾对其入职抱有很高期望。 星巴克在2008年也曾经历过类似的门店关闭和品牌重塑策略,当时回归的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关闭了600家门店,旨在重新聚焦品牌作为“第三空间”的体验。当前,星巴克面临美国可自由支配支出疲软、就业市场放缓的宏观经济逆风,以及来自Dutch Bros等快速增长连锁店的激烈竞争。

深度 AI 洞察

尼科尔的“回归星巴克”策略在多大程度上是原创性的战略,而非对霍华德·舒尔茨2008年剧本的简单复制?鉴于当前星巴克的规模和市场环境,这种复制是否可能面临效率递减的风险? - 尼科尔的策略在核心理念上确实与舒尔茨2008年的做法有显著相似之处,即通过门店优化和客户体验提升来重塑品牌价值。然而,不同之处在于,尼科尔还明确提出解决线上订单瓶颈,这反映了当前数字化消费趋势带来的新挑战,是2008年不曾有的。 - 效率递减的风险是显著的。2008年关闭600家门店占当时门店总数的比例远高于现在计划关闭约200家门店(净值)在北美18,300家门店中的比例,因此对营收和利润率的积极影响可能相对较小。此外,星巴克如今的体量更大、更成熟,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这使得任何重塑努力都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见效。 - 投资者应警惕,过去的成功经验并非万能药,特别是在公司规模和市场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后。如果缺乏真正创新的差异化策略,仅仅依靠“回归本源”可能不足以支撑其高估值。 考虑到星巴克目前超过30倍的市盈率,市场对其未来增长和成功转型的定价预期是什么?如果同店销售额持续下降或转型慢于预期,其股价将面临何种风险? - 当前超过30倍的市盈率表明市场对星巴克在2026年及以后实现显著增长和成功转型抱有极高期望,甚至可能已经将尼科尔所承诺的“创新浪潮”提前计入股价。这暗示投资者对公司重拾“第三空间”魅力并有效应对竞争非常有信心。 - 如果同店销售额持续下降,市场将迅速修正其高预期,导致股价面临巨大下行压力。高估值本身就意味着对未来增长的容错率非常低,任何低于预期的业绩都可能引发大幅抛售。 - 此外,如果转型过程慢于预期,或者经济逆风(如消费者可支配支出疲软)持续时间超出了管理层和市场的预测,也将对股价构成长期风险。市场一旦失去耐心,即使是合理的战略调整也可能被视为“执行不力”。 在当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下,消费者情绪和可支配支出疲软是否可能成为比管理层预期更持久的逆风?这对星巴克“平价奢华”的品牌定位有何影响? - 在特朗普总统执政下,尽管其政府可能倾向于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但当前美国就业市场放缓和消费者可支配支出疲软的现象,可能暗示着结构性而非周期性的消费行为转变,或者至少是比管理层预期更为持久的宏观逆风。 - 这种宏观环境对星巴克“平价奢华”的品牌定位构成直接挑战。当消费者收紧钱包时,即使是相对便宜的咖啡也可能被视为不必要的开支。消费者可能会转向更便宜的替代品(如便利店咖啡或居家自制),或者减少购买频率。 - 这意味着星巴克不仅要解决内部运营问题,还要应对一个可能更长期、更严峻的消费者需求环境。其“平价奢华”的价值主张需要被重新审视和强化,以确保在经济不确定性时期仍能吸引并留住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