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表明这是英伟达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并且可能即将重演

新闻要点
英伟达在人工智能(AI)热潮中凭借其图形处理单元(GPU)和CUDA软件平台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大型语言模型(LLM)训练领域。然而,该文章指出,英伟达正面临来自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重大风险,这可能重演加密货币挖矿市场中GPU被ASIC迅速取代的模式。 大型云服务商(如Alphabet、Amazon、Meta、Microsoft和OpenAI)正在开发自己的定制AI芯片,旨在降低成本并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这些定制ASIC在处理推理工作负载方面更具成本效益,因为推理对技术要求低于训练,且英伟达在推理领域的CUDA生态系统护城河较窄。尽管GPU在处理新兴和多模态AI任务方面仍具灵活性,但ASIC的兴起可能侵蚀英伟达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推理市场向成本效益倾斜时。
背景介绍
英伟达目前是全球领先的AI芯片供应商,其GPU在训练大型AI模型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并受益于强大的CUDA软件生态系统。这一优势推动了其数据中心业务的爆炸式增长。 专用集成电路(ASIC)是一种为特定应用设计的芯片,与通用GPU相比,它能以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执行特定任务。例如,在2025年之前,加密货币挖矿曾是GPU的重要市场,但随着ASIC的出现,GPU在该领域几乎一夜之间被取代,因为ASIC提供了显著的经济优势。
深度 AI 洞察
超大规模云服务商自研ASIC对英伟达生态系统主导地位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 直接收入侵蚀: 随着主要客户转向内部芯片,英伟达将面临GPU销售量的直接下降,尤其是在推理领域。 - CUDA护城河弱化: 虽然CUDA在训练方面仍具优势,但对成本敏感的推理工作负载而言,定制ASIC可能削弱CUDA的锁定效应,促使客户寻求更开放或替代的软件解决方案。 - 竞争格局演变: 超大规模云服务商不仅是客户,其自研芯片的成功可能使其在某些AI基础设施领域成为英微达的间接竞争对手,尤其是在提供内部AI服务时。 除了对OpenAI等进行直接投资外,英伟达还能如何战略性地应对这一转变? - 强化AI软件与服务: 进一步深化其软件平台,提供更高级别的AI服务和解决方案,将价值链从纯硬件销售扩展到软件和平台订阅模式。 - 差异化GPU创新: 专注于开发ASIC难以复制的更通用、更灵活的下一代GPU架构,特别是在处理新兴、复杂和多模态AI任务方面的能力。 - 战略性并购与合作: 投资或收购具有领先ASIC设计能力的公司,或者与拥有特定AI工作负载专业知识的伙伴建立战略联盟,从而多元化其硬件产品组合。 将AI市场与加密货币挖矿的硬件转变进行类比是否完全准确?投资者应考虑哪些关键区别? - 工作负载复杂性与多样性: AI工作负载远比加密货币挖矿复杂和多样化,且仍在快速演进(如推理、多模态AI、具身智能)。GPU的灵活性使其能更好地适应这些快速变化,而ASIC一旦设计完成,其专用性可能成为劣势。 - 软件生态系统强度: 英伟达的CUDA在AI训练领域建立了深厚的软件护城河,这是比特币挖矿市场所不具备的。这种生态系统粘性对于AI开发者而言,迁移成本更高。 - 市场规模与结构: AI市场比加密货币挖矿市场规模更大、应用更广,且需求多样。可能存在足够空间容纳多种解决方案(GPU、ASIC、FPGA),而不是单一技术完全取代另一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