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花旗上调稳定币市值预测至2030年达4万亿美元

全球
来源: Cointelegraph发布时间: 2025/09/27 18:38:01 (北京时间)
花旗银行
稳定币
加密货币监管
离岸人民币
美元霸权
花旗上调稳定币市值预测至2030年达4万亿美元

新闻要点

由于过去六个月的强劲增长,国际银行和金融服务公司花旗将其稳定币市值预测上调至2030年达到4万亿美元,此前预测为3.7万亿美元。花旗分析师认为,稳定币不会颠覆银行业,反而会与代币化银行存款等工具一起帮助重塑金融系统。 目前稳定币市场总市值已突破2800亿美元。美国《指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法案)的通过,为稳定币行业建立了全面的监管框架,推动了其持续增长。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曾表示,稳定币可以通过提高美元在全球的可及性来巩固其霸权地位。自此,稳定币成为特朗普政府将美国打造为加密领域主导力量计划的重要支柱。在该法案通过后,其他主权国家也开始探索发行自己的稳定币,以扩大本币在国际外汇市场的适销性。中国政府在8月份也转变了立场,正在考虑推出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用于国际用途,首个离岸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AnchorX已于9月首次亮相,仅限于跨境商业用途。

背景介绍

稳定币是一种旨在维持与稳定资产(如法定货币或商品)挂钩价值的加密货币,其目的是降低加密货币固有的波动性,使其适用于日常交易和支付。它们的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显著增长,成为加密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美国在2025年通过的《指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法案)为稳定币提供了明确的监管框架,旨在促进创新同时确保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稳定。特朗普政府已将加密货币,特别是稳定币,视为巩固美国在全球金融领域领导地位的战略工具,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强调其对美元霸权的潜在积极影响。中国长期以来对加密货币持谨慎态度,但其最近考虑推出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标志着其金融战略的重大转变,旨在提升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和结算中的地位。

深度 AI 洞察

花旗银行的预测对银行业务模式意味着什么? 花旗银行认为稳定币不会颠覆现有银行,而是会帮助重塑金融系统,这表明大型金融机构正越来越多地将数字资产视为互补而非威胁。其影响包括: - 银行可能将稳定币和代币化存款视为提供新服务、提高效率和降低跨境交易成本的工具,而不是将其视为存款流失的竞争对手。 - 传统银行将专注于提供与数字资产相关的基础设施服务,如托管、结算和合规性管理,从而在数字金融生态系统中占据新的核心地位。 - 这可能预示着银行与加密公司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模糊了传统金融和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界限,从而创造出混合型产品和商业模式。 中国推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深层战略动机是什么? 中国政府对加密货币的长期敌意突然转向,考虑推出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这不仅仅是为了技术创新,更是服务于更宏大的地缘经济战略: - 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可以绕过现有的SWIFT等西方主导的金融清算系统,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率和可兑换性,从而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 - 规避制裁风险: 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拥有独立的数字货币结算轨道可以降低中国企业和国家银行在未来面临西方金融制裁时的脆弱性。 - 技术基础设施控制: 通过在数字货币领域占据先机,中国旨在塑造全球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标准和规范,从而扩大其技术和金融影响力。 稳定币的全球监管竞赛将如何影响投资格局? 美国GENIUS法案的通过,以及中国和其他主权国家对稳定币的探索,预示着全球范围内一场激烈的监管和货币主导权竞赛,这将对投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 监管套利与合规成本: 缺乏统一的国际稳定币监管可能导致企业选择在监管最宽松的司法管辖区运营,但长期来看,地缘政治压力将推动各国收紧监管,增加合规成本和业务复杂性。 - 数字货币竞争加剧: 美国以稳定币巩固美元霸权,而中国则以数字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寻求突围,这种竞争将加速数字支付和跨境结算领域的创新,并可能对传统支付公司造成冲击。 - 新兴市场风险与机遇: 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在美元稳定币和人民币稳定币之间做出选择的压力,这既带来了新的融资和交易机会,也可能加剧其金融体系的外部依赖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