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分析师称,特朗普的100%药品关税对美国人来说是“重大的商业打击”,但“漏洞”可能削弱其影响

北美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09/26 23:14:00 (北京时间)
药品关税
贸易保护主义
制药供应链
美国制造业
特朗普政府
分析师称,特朗普的100%药品关税对美国人来说是“重大的商业打击”,但“漏洞”可能削弱其影响

新闻要点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议对来自中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的药品征收100%关税,作为一项旨在评估这些产品是否构成国家安全风险的232条款调查的一部分。牛津经济研究院分析师Louise Loo指出,这将对美国消费者造成“重大的商业打击”。 然而,该提案存在“漏洞”,可能限制其全面影响。例如,仿制药不在关税范围内,正在进行建设项目的公司可能获得豁免,日本和韩国的公司则受到贸易协议的保护。此外,在美国设有制造工厂的公司也可能受到保护。尽管大型制药公司对此表示不满,并承诺在美国投资数百亿美元,但关宫可能会放松一些标准以减轻实际关税负担。

背景介绍

特朗普政府长期以来奉行“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旨在通过征收关税来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这包括对钢铁、铝以及来自中国的各类商品征收关税。 232条款调查是美国商务部根据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进行的调查,旨在确定特定进口产品是否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并可能导致总统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如征收关税。此举符合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手段重塑全球供应链和促进本土制造业的既定策略。

深度 AI 洞察

这些关税漏洞对全球制药供应链意味着什么? - 关税设计中的“漏洞”并非偶然,而是为企业提供了调整和规避策略的灵活性,防止立即且全面的供应链中断。 - 这将加速制药公司在符合豁免条件区域(如美国本土制造、或与美国有特定贸易协议的国家)的投资和产能转移。 - 仿制药的豁免凸显了政府在确保可负担药品供应方面的权衡,同时试图对品牌药或高价值原研药施压,以促进本土化生产。 除了保护主义,特朗普政府推动这些药品关税的深层动机可能是什么? - 谈判筹码: 关税可能被用作与中国、越南和马来西亚进行更广泛贸易谈判的筹码,以获取其他经济或地缘政治领域的让步。 - 收入来源: 如其他报道所示,关税已成为美国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有助于在不增加税收的情况下平衡预算或资助特定项目。 - 供应链韧性: 强制性地将药品生产转移回美国或友岸国家,旨在减少对潜在对手的依赖,增强关键医疗物资的国家安全和供应链韧性。 - 国内政治考量: 兑现竞选承诺,争取工人阶级选民支持,尤其是在那些受全球化冲击的制造业州。 投资者应如何调整其对制药和相关行业的风险评估和投资策略? - 重新评估依赖亚洲制造的制药公司,特别是那些生产非仿制药或缺乏美国本土生产能力的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关注那些已承诺在美国进行大量研发和制造投资,或拥有现有美国生产设施的制药公司,它们可能因此获得竞争优势。 - 留意与日本和韩国等与美国有贸易保障协议的国家建立或加强供应链合作的公司,以规避关税影响。 - 长期来看,关税政策可能导致药品成本上升,从而影响利润率,但也会推动行业向更分散、更具区域化的供应链模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