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欧盟、日本对美国药品关税设限表示乐观

全球
来源: 路透社发布时间: 2025/09/26 19:14:01 (北京时间)
特朗普政府
制药关税
贸易政策
美国制造业
罗氏
诺华
A container ship is seen at the loading terminal "Altenwerder" in the port of Hamburg, Germany, February 17, 2025. REUTERS/Fabian Bimmer/File Photo Purchase Licensing Rights, opens new tab

新闻要点

欧盟和日本均表示,他们已成功确保美国对药品征收的关税将受到限制。此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下周将对药品征收100%的关税。欧盟委员会援引7月底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中的联合声明,指出对药品、半导体和木材的关税不会超过15%。 日本也提及与华盛顿的联合声明,该声明规定美国对日本半导体和药品的关税税率不会超过对欧盟等其他贸易伙伴的税率。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了新一轮关税,其中卡车为25%,家具为30-50%。对于药品,100%的关税将适用于品牌或专利药品,除非相关制药公司在美国建设生产工厂。瑞士罗氏公司表示其一个美国部门最近已在一个新工厂破土动工,而诺华公司早前也曾承诺在美国进行大规模投资。业内消息人士估计,根据初步迹象,特朗普宣布的100%关税可能不适用于这两家瑞士公司。

背景介绍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政府一贯将关税作为重要的贸易谈判工具,旨在保护美国国内产业、鼓励国内制造业并减少贸易逆差。这项政策通常伴随着“美国优先”的经济议程,强调将生产和就业机会带回美国本土。 在特朗普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内,美国与包括欧盟和日本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出现了多轮贸易紧张局势。这些紧张局势往往通过双边谈判和达成具体协议来缓解,例如本文中提及的关税上限协议。制药业作为关键的战略性产业,其供应链韧性和国内生产能力日益受到关注。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药品关税政策背后的真实战略意图是什么? 这项政策超越了简单的保护主义,更像是一种复杂的“胡萝卜加大棒”式策略。 - 100%的关税威胁是施压外国制药公司在美国增加制造业投资的强大“大棒”,直接旨在影响供应链和创造就业。 - 欧盟和日本预先谈判获得的15%关税上限则是一种“胡萝卜”,奖励那些积极参与或被视为战略伙伴的国家,同时孤立其他国家或促使它们寻求类似协议。 - 最终目标是推进“美国优先”议程,重新布局关键产业,降低对外国供应链的依赖,并增强美国的制造业基础。 这一关税策略将如何分化全球制药投资格局? 该策略正在为制药公司创造一个两级投资环境。 - 那些已在美国建立或计划建立生产设施的公司(如罗氏和可能包括诺华)将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可能在美国市场享受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强的市场准入,从而使其美国业务对投资更具吸引力。 - 而未在美国本土化生产的制药商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劣势,可能被迫重新评估其全球供应链和投资策略,以避免高额关税,或将面临美国市场的份额流失。 - 长期来看,这将促使全球制药业资本流向美国本土制造,改变全球药品生产和分销的地理布局。 对美国消费者和医疗保健体系的潜在影响是什么? 虽然政策旨在促进国内生产,但短期内可能会导致药品价格上涨或选择减少。 - 即使关税促使部分生产回流美国,但初期生产成本可能高于海外,这些成本可能转嫁给消费者。 - 对于那些无法或不愿在美国设厂的公司,100%的关税可能导致其产品退出美国市场,从而减少了消费者对某些专利药品的选择。 - 投资者应关注这一政策对制药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及它可能如何加速医疗保健行业内的整合或新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特别是在那些能够在美国有效设厂的公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