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亚太地区领跑全球加密货币采用:Chainalysis报告

全球
来源: Decrypt发布时间: 2025/09/25 03:45:01 (北京时间)
加密货币采用
Chainalysis
亚太地区
稳定币
美国监管
Image: Shutterstock/Decrypt

新闻要点

Chainalysis 2025年的一份报告显示,以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为首的亚太地区(APAC)是全球加密货币采用增长最快的区域。在截至今年6月的过去12个月里,该地区的加密货币交易量从1.4万亿美元飙升至2.36万亿美元。 拉丁美洲紧随亚太地区之后,交易量在一年内增长了63%。北美和欧洲的交易量分别超过2.2万亿美元和2.6万亿美元,但这两个区域的活动增长幅度均不及亚太和拉丁美洲。 美国监管的明晰化,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ETF,促使北美地区实现了49%的增长。报告强调机构采用加速,并得益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签署了《GENIUS法案》,为美国稳定币的发行和交易建立了框架,吸引了主要银行和公司的兴趣。

背景介绍

加密货币市场近年来经历了显著增长,数字资产逐渐融入全球金融体系。Chainalysis作为区块链数据分析领域的领先公司,其年度报告被广泛认为是衡量全球加密货币采用趋势的重要指标。 在2025年,美国监管环境对加密货币行业的影响尤为突出。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行政领导下,通过《GENIUS法案》等立法,美国致力于为加密货币,特别是稳定币,提供更明确的监管框架,这被视为推动机构采用和市场成熟的关键因素。

深度 AI 洞察

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的快速增长预示着什么? - 这些新兴市场的基层采用率激增,表明加密货币正在满足传统金融服务未触及的需求,如汇款、抗通胀储蓄或规避资本管制。 - 尽管北美和欧洲的美元交易量更高,但其增长率较低,可能反映了市场成熟度和现有金融基础设施的稳固性,使得加密货币作为替代品的吸引力相对较小。 - 这种区域差异可能导致加密货币生态系统在发展方向上出现分化,新兴市场侧重于实用性和日常交易,而西方市场则更多地作为机构投资和创新中心。 美国监管框架对加密货币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现货ETF以及特朗普总统签署《GENIUS法案》为稳定币提供了明确框架,这大大降低了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的障碍和不确定性。 - 监管明确性将吸引更多传统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推动加密货币的进一步主流化和合法化,从而可能增加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 - 然而,这种监管的引入也可能导致市场整合,小型或未受监管的参与者面临更大压力,而大型、合规的实体将占据主导地位,从而改变竞争格局。 新兴市场在加密货币采用中的主导地位对全球金融格局意味着什么? - 随着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在加密货币采用方面取得领先,这些区域可能成为未来数字经济创新的温床,并可能挑战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特别是在跨境支付和贸易融资领域。 - 高采用率也带来了新的地缘政治风险和机遇,例如,国家可能利用加密货币规避制裁,或建立新的数字贸易联盟。 - 投资者需要重新评估其全球市场策略,将新兴市场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快速发展纳入考量,寻找与这些区域增长叙事相关的投资机会,例如专注于新兴市场基础设施或支付解决方案的区块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