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和英伟达的巨型AI项目落地将严重依赖外国制造零部件

新闻要点
据Exiger公司首席执行官Brandon Daniels表示,OpenAI和英伟达耗资1000亿美元的巨型AI项目将严重依赖外国供应商提供关键部件,凸显了美国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对外依赖。 Daniels指出了四个主要依赖外国采购的设备类别:燃气轮机(全球市场由美国GE Vernova、德国西门子和日本三菱主导,近50%为外国采购)、超大型核电厂锻件和部件(美国已不再生产,例如韩国斗山制造了美国最近新建核电站的压力容器)。 此外,将电力分配到电网所需的大型变压器超过80%依赖韩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的供应商。钢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尽管美国和盟友是主要生产国,但项目开发商常依赖进口以满足成本和产能需求。高额关税将使这些数十亿美元的项目预算增加3%-6%,仅钢铁和铝一项就可能增加数亿美元,而其他进口部件的依赖性和积压问题则进一步放大了成本压力。 Daniels警告称,除了硬件挑战,美国还面临严重的熟练劳动力短缺,包括焊工、机械师和电工,这可能成为AI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瓶颈之一。
背景介绍
OpenAI和英伟达承诺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这标志着快速增长的AI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凸显了支持先进AI模型对数据中心和电力生产的巨大需求。 在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执政下,美国一直致力于重振国内制造业,并通过“美国优先”政策和关税来增强供应链韧性。然而,这些大型能源项目对外国零部件的依赖,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目标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暴露了美国工业基础的深层挑战。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战略下,这种外国依赖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战略有何更深层次的影响? - 对地缘政治冲击的脆弱性:对关键能源基础设施组件(燃气轮机、核部件、变压器)的外国依赖,造成了战略脆弱性。与中国或甚至盟友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扰乱供应,影响美国扩展对经济竞争力和国防至关重要的AI能力。 - 工业基础韧性被削弱:美国工业基地无法在国内生产这些基础组件,表明制造业能力受到了更深层次的侵蚀。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国家安全问题,因为在危机时期,国内生产能力对于保持战略自主性至关重要。 - 关税政策的意想不到后果: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旨在鼓励国内生产和减少进口,但对于AI基础设施所需的某些高度专业化部件,美国国内几乎没有替代品。这导致关税反而增加了项目成本,而没有显著刺激国内生产,从而加剧了AI发展战略上的两难困境。 除了硬件,熟练劳动力短缺对美国科技霸权和全球竞争力意味着什么? - 限制创新和部署速度:缺乏熟练的焊工、机械师和电工将直接限制AI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这不仅会延迟OpenAI和英伟达等公司的部署,还可能阻碍美国在AI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让其他拥有充足熟练劳动力的国家获得竞争优势。 - 长期结构性问题:劳动力短缺并非短期现象,而是美国劳动力市场长期结构性转变的体现,包括传统制造业技能的下降和职业教育的不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培训投资,而不仅仅是临时的激励措施。 - 资本密集型投资回报率受损:即使有数百亿美元的硬件投资,如果无法有效部署,这些资本密集型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也将大打折扣。劳动力瓶颈使得资本支出效率低下,影响了美国在AI领域投入的整体有效性。 这项新闻如何影响投资者对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和AI供应链相关股票的看法? - 对基础设施建设商和工程公司构成挑战:严重依赖外国部件和面临劳动力短缺的现实,意味着从事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能源和数据中心建设的公司,可能面临更高的成本、更长的工期和更大的项目执行风险。投资者应更仔细地评估这些公司的供应链风险敞口和劳动力招聘策略。 - 识别利基市场机会:尽管普遍存在依赖性,但能够提供替代性国内解决方案或拥有强大国际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公司可能会脱颖而出。例如,在核能、燃气轮机或大型变压器领域,如果能通过技术许可或战略伙伴关系弥补国内生产不足,将是潜在的投资亮点。 - 关注自动化和劳动力技术投资:鉴于熟练劳动力短缺,投资者可能会开始关注那些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机器人技术或先进培训平台以解决劳动力瓶颈的公司。这类投资可能成为AI基础设施建设间接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