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鲍威尔和鲍曼强调就业市场脆弱性,更多降息迫在眉睫
新闻要点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和副主席米歇尔·鲍曼均强调了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劳动力市场走弱的担忧,尽管通胀仍处于高位。鲍威尔指出,失业率有所上升,就业增长放缓,就业下行风险增加。他暗示美联储越来越倾向于优先考虑其就业任务。 上周美联储投票决定降息25个基点,这是九个月来的首次降息,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2025年最后两次会议上继续降息。鲍威尔还提到,更清晰的贸易政策意味着关税对通胀可能只产生“一次性传导”效应,这与此前关于关税可能助长通胀的警告略有不同。 尽管市场普遍预期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宽松,风险资产普遍上涨,但加密市场却面临新的抛售压力。有分析师指出,比特币与纳斯达克的背离通常会趋同,预示着比特币可能迅速反弹。此外,比特币ETF上周流入近10亿美元,表明机构需求持续存在。
背景介绍
美联储肩负着实现价格稳定和最大就业的双重使命。在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的2025年,经济政策重点包括维持强劲的就业市场和应对通胀压力。美联储上周进行了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这是九个月来的首次,表明其可能正在从紧缩周期转向宽松周期。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特别是关税问题,一直是影响经济和通胀预期的重要因素。美联储对关税影响的最新评估,将其定性为“一次性传导”效应,可能反映了对当前贸易政策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这对于指导其货币政策路径至关重要。
深度 AI 洞察
美联储在通胀持续背景下日益优先考虑就业任务的深层战略含义是什么? - 这表明美联储可能正在进行战术性转变,这可能受到政治压力(特朗普政府对“美国优先”和创造就业的关注)或认为通胀问题不那么结构性的信念驱动。 - 如果通胀保持粘性而经济增长放缓,则存在滞胀的风险,投资者应关注可能对企业盈利和消费者支出造成压力。 - 美联储偏离严格的通胀目标可能导致市场波动性增加,因为市场参与者将努力重新评估其政策反应函数。 “更清晰的贸易政策”及其对通胀的“一次性传导”效应,在当前政府下,将如何影响美联储未来的利率路径? - 将关税影响定性为“一次性”可能是有意为之的淡化处理,以便为更鸽派的货币政策提供理由。这为降息提供了掩护,与潜在的政治意愿相符,即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 - 然而,如果关税政策持续或扩大,这种“一次性”效应可能演变为经常性影响,从而挑战这一叙述,并可能迫使美联储逆转政策方向,从而造成政策不确定性。 - 这种说法可能旨在管理市场预期,避免因贸易政策而引起的通胀恐慌,从而为宽松政策创造空间。 尽管预期将进一步宽松,为什么加密市场面临抛售压力,而传统风险资产却普遍上涨?这种背离预示着什么? - 这种背离可能反映了“买预期,卖事实”的短期获利了结动态,在降息消息公布后,部分投资者选择锁定利润。 - 加密资产通常具有更高的贝塔系数,这意味着即使市场情绪或流动性发生轻微变化,它们也可能经历更剧烈的回调。 - 这种短期背离可能预示着传统市场对宏观经济信号的反应更为直接,而加密市场则在消化降息的长期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短期投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