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首个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亮相,全球竞争加剧

全球
来源: Cointelegraph发布时间: 2025/09/22 03:40:00 (北京时间)
AxCNH
离岸人民币
稳定币
一带一路
数字货币竞争
首个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亮相,全球竞争加剧

新闻要点

本周,首个与离岸人民币(CNH)挂钩、面向外汇市场的受监管稳定币以及一个韩元(KRW)稳定币相继推出,标志着全球稳定币竞争的白热化。 金融科技公司AnchorX在香港“一带一路”峰会上推出了其人民币挂钩稳定币AxCNH,此举是在中国监管政策转向拥抱国际市场稳定币之后。该稳定币旨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之间的跨境交易。 BDACS也宣布推出韩元挂钩稳定币KRW1。AxCNH和KRW1均为超额抵押稳定币,由托管机构持有的法定货币存款或政府债务工具1:1完全支持。 稳定币现在具有地缘战略重要性,各国政府正竞相将其法定货币数字化,以增加其货币的国际需求,从而抵消货币超发造成的通胀效应。通过区块链轨道,稳定币提高了法定货币的可及性,并能间接推动政府债券购买,降低国债收益率和政府偿债负担。泰达币(Tether)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美国国债持有者之一,甚至超越了加拿大、挪威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顾问Anton Kobyakov指出,美国政府正试图利用稳定币和黄金来对冲其37万亿美元的债务,以提振对美元的信心。

背景介绍

稳定币是旨在保持价格稳定的加密货币,通常通过与法定货币(如美元或人民币)或其他资产(如黄金)挂钩来实现。超额抵押稳定币是指其储备价值超过所发行稳定币的价值,提供额外的安全垫。 本新闻中提到的离岸人民币(CNH)是人民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流通的版本,与境内人民币(CNY)有所区别,后者受到更严格的资本管制。中国推出CNH稳定币,旨在利用其“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网络,该倡议是一项庞大的基础设施和贸易项目,旨在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 传统金融系统在跨境交易方面存在速度慢、基础设施要求高、且受制于某些司法管辖区的资本管制等问题。而基于区块链的稳定币则能够提供24/7不间断服务、近乎即时的跨境结算,从而提高货币的国际可及性和需求。

深度 AI 洞察

中国推出CNH稳定币对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霸权地位有何战略影响? - 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出AxCNH稳定币,旨在通过数字货币绕过美元主导的传统支付体系(如SWIFT),尤其是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时。这不仅是基础设施的扩张,更是金融影响力的延伸。 - 尽管短期内不可能取代美元,但长期来看,这代表了中国试图削弱美国金融制裁效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建立多极化全球货币秩序的战略举措,尤其是在2025年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政策的背景下,可能会加剧贸易和金融领域的竞争。 - 鉴于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去全球化政策,中国此举可被视为主动防御,为潜在的金融脱钩或制裁建立替代性支付渠道。 稳定币作为“间接债券购买者”在全球主权债务市场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特别是对于美国国债? - 超额抵押稳定币发行方通过购买政府债务工具来支撑其代币,实际上将大量散户和机构资金导入主权债券市场,充当了重要的“间接债券购买者”。 - 例如,泰达币已成为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这在需求侧为美国政府的巨额债务提供了支撑,有助于压低收益率并降低偿债成本。 - 然而,这种依赖性也带来潜在风险:如果主要稳定币发行方因监管、偿付能力或市场恐慌而面临压力,可能引发大规模赎回,迫使其抛售国债,从而对全球债券市场,特别是美国国债市场造成冲击。 围绕稳定币的地缘政治竞争如何影响未来的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秩序? - 各国政府竞相推出或支持稳定币,不仅是为了提高本国货币的国际需求,更是为了在“数字化”的全球金融博弈中占据先机,避免被排除在未来数字货币体系之外。 - 这种竞争将迫使各国央行重新评估其货币政策工具,并可能加速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和部署,以应对私人稳定币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 长期来看,稳定币的普及可能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碎片化,形成多个由不同货币稳定币主导的区域性支付走廊,削弱单一货币(如美元)的全球支配地位,从而重塑国际金融秩序和地缘政治力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