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伦敦将开审70亿美元比特币诈骗案——你需要了解什么

欧洲
来源: Decrypt发布时间: 2025/09/21 22:38:01 (北京时间)
加密货币
金融犯罪
资产追回
跨境监管
庞氏骗局
Judge's gavel. Source: Decrypt/Shutterstock

新闻要点

伦敦将于9月29日开审一起涉案金额达70亿美元的跨境投资诈骗案,预计该案将为英国处理加密货币相关金融犯罪的赔偿问题设定先例。 被告是中国公民钱志敏,她被控组织了一项庞氏骗局,涉及近13万名中国投资者,承诺100%至300%的回报。该计划在2017年中国全面禁止加密货币活动后崩溃,钱志敏随后逃往英国,并将骗局所得洗钱成现在价值约70亿美元的比特币。 英国当局在2018年至2021年间查获了6.1万枚比特币。然而,法律专家指出,由于该案的跨境性质,起诉钱志敏将面临挑战,英国检方并未以诈骗或洗钱罪名起诉,而是专注于非法持有和转移加密货币,以及获取、使用和持有犯罪财产等相关指控。 专家强调,受害者需证明对这些资金拥有“合法所有权”,考虑到诈骗的规模和复杂性,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预计民事赔偿案最终很可能会提交至英国最高法院。

背景介绍

本案核心人物钱志敏被指控在2014年至2017年间,通过其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运营一个庞氏骗局。该骗局承诺100%至300%的高额回报,吸引了近13万名投资者。 2017年,随着中国全面禁止加密货币活动,该骗局随之崩溃。钱志敏据称将骗局所得洗钱为比特币,随后逃往英国。英国当局在2018年至2021年间成功查获了约6.1万枚比特币,并于2024年3月以洗钱罪名定罪了钱志敏的同谋简雯(Jian Wen)。 此案的跨境性质,即欺诈活动发生在中国,但资产被转移并查获于英国,给英国检方带来了证据收集和起诉上的复杂性,尤其是在证明欺诈行为方面。

深度 AI 洞察

此跨境加密货币欺诈案将如何影响国际监管合作和数字资产的追回效率? - 尽管此案的起诉面临挑战,但其结果可能促使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加强在跨境加密货币犯罪方面的合作框架。 - 现有法律在处理数字资产追回方面的局限性将暴露无遗,这可能加速国际法和双边协议的制定,以更有效地追踪和冻结加密资产。 - 对于投资者而言,它凸显了在缺乏统一国际监管背景下,投资跨境数字资产的固有风险。 这起案件对未来大规模加密货币相关金融犯罪的威慑作用有多大,以及它如何重塑投资者对数字资产安全性的认知? - 判决结果,无论成功与否,都将向市场发出一个信号,即执法部门正在积极打击加密货币欺诈,这可能在短期内增强或削弱潜在犯罪者的信心。 - 如果能成功追回并赔偿受害者,将显著提升投资者对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内正义可得性的信心,从而可能鼓励更多主流参与。 - 相反,如果追回和赔偿受阻,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投资者对数字资产市场缺乏足够保护的担忧,长期来看可能压抑市场发展。 此案可能为全球金融机构在处理与加密货币相关的合规和风险管理方面带来哪些新的考量? - 鉴于案件涉及的巨大金额和复杂的洗钱路径,全球银行和金融机构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反洗钱(AML)和了解你的客户(KYC)协议,以更好地识别和报告与数字资产相关的可疑交易。 - 国际金融机构可能面临来自监管机构的压力,要求其在整合加密货币服务时,建立更强大的风险管理框架,尤其是在涉及跨境资金流动时。 - 这也可能促使保险公司和法律服务提供商开发针对加密资产欺诈的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投资者和机构不断变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