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股东刚收到来自中国的坏消息——这可能让这家芯片制造商损失560亿美元

新闻要点
中国政府已指示国内科技公司停止采购英伟达芯片,转而使用本土技术。此举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中国贸易战的持续影响,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英伟达此前因特朗普政府扩大出口限制而遭受了45亿美元的资产减记,涉及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 GPU。 尽管特朗普总统曾与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达成一项协议,允许H20 GPU在华销售并获得15%的销售分成,但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关于“只销售第四好产品”的言论激怒了中国当局。随后,中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企业停止购买H20 GPU,导致英伟达暂停了该芯片的生产。 此外,中国政府还指控英伟达在2020年收购Mellanox时违反反垄断法,并敦促中国公司停止购买RTX Pro 6000D芯片,转而支持华为等国内硬件制造商。《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阿里巴巴、腾讯和字节跳动等中国科技巨头正更多地依赖国产芯片。分析师Piper Sandler的Harsh Kumar预计,英伟达明年在中国的营收将损失560亿美元,但鉴于目前的政治紧张局势,这一数字可能更高。
背景介绍
自2018年以来,美国和中国一直处于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和技术战中,两国政府均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了多项限制。这场冲突尤其聚焦于半导体行业,美国旨在限制中国获取先进芯片技术,以遏制其在人工智能、军事和超级计算领域的发展。 英伟达作为全球领先的图形处理单元(GPU)制造商,其产品在人工智能计算中占据核心地位,使其成为中美技术竞争的焦点。此前,美国商务部在拜登政府时期就开始对先进AI芯片实施出口管制,迫使英伟达开发了H20等“降级版”芯片以符合规定,专供中国市场。然而,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继续并加码了这些限制,导致了公司产品库存积压和营收不确定性。
深度 AI 洞察
中国加速本土替代芯片的真实战略意图是什么? 中国政府此举超越了简单的报复性措施,反映了其深远的国家战略: - 供应链韧性与国家安全: 确保关键技术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减少对外部,特别是对美国技术的战略依赖,以应对未来可能升级的地缘政治风险。 - 技术自给自足: 致力于实现半导体领域的完全自给自足,将当前被动应对出口管制的局面转化为推动本土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机遇。 - 全球技术标准之争: 长期目标是推动中国自主技术标准成为全球替代方案,削弱美国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导地位。 特朗普政府对英伟达在华销售的反复政策如何解读其深层考量? 特朗普政府在国家安全与商业利益之间摇摆不定,揭示了其复杂且务实的政策考量: - 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的平衡: 一方面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技术出口,另一方面又通过营收分成协议允许H20销售,这表明政府在权衡阻止中国军事技术进步与维护美国科技公司商业利益及美国在全球技术生态系统中的影响力。 - 将技术出口作为谈判筹码: 这种反复无常的政策可能旨在将英伟达等公司的技术出口作为地缘政治谈判的筹码,通过施加压力并适时放松,以获取其他领域的利益。 - 对私营部门的干预加剧: 15%的销售分成是前所未有的政府对私营企业营收的直接介入,凸显了政府日益增长的干预私营部门决策的意愿,特别是在被视为国家战略利益的领域。 中国本土芯片崛起对英伟达的全球市场主导地位和AI行业的未来有何长期影响? 中国致力于本土替代的行动可能对英伟达的全球主导地位和AI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 市场份额加速侵蚀: 中国市场是全球第二大AI市场,本土化趋势将导致英伟达在该市场的收入显著且永久性地减少,迫使其重新评估全球增长策略。 - 全球AI生态系统的分裂: 随着中国加速发展自己的AI芯片和软件堆栈,全球AI基础设施可能逐渐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生态系统,这将增加跨国合作的复杂性,并可能减缓全球AI的整体进步速度。 - 竞争格局重塑: 华为等中国芯片制造商将获得巨大的市场和研发投入,加速其技术成熟,长期可能成为英伟达在全球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尤其是在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