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华CEO称公司已储备药物,可应对特朗普潜在关税

新闻要点
诺华(Novartis)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表示,公司已大幅增加其在美国的药品储备,足以应对特朗普总统可能征收的关税,储备量预计可维持到2026年中期。 尽管目前药品免受美国对瑞士征收的39%关税影响,但美国针对制药行业的232条款调查结果尚未公布,可能导致行业性进口关税。此前,美国与欧盟达成的贸易协议已对大部分药品征收15%的关税。 诺华已宣布在美国进行230亿美元的中期投资,旨在将最重要的产品实现本地化生产。Narasimhan预计,公司可以在未来两年内将部分最终灌装和包装转移到美国,从而完全抵消任何潜在关税的影响。但他表示,目前难以评估华盛顿可能征收高达250%关税的可能性。
背景介绍
美国特朗普政府在2024年连任后,继续推行“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包括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以保护国内产业、鼓励制造业回流。此前,美国已对瑞士征收39%的关税,但药品暂时豁免。此外,美国与欧盟达成的贸易协议中,也包含对多数药品征收15%关税的条款。 目前,美国商务部正在对制药行业进行232条款调查,该调查可能导致对进口药品征收更高的关税。企业担忧,若调查结果不利,可能面临远高于现有水平的进口费用,迫使其调整全球供应链和生产策略。
深度 AI 洞察
诺华CEO的表态是否仅是短期风险规避,还是更深层次的战略转型? - 诺华增加美国库存至2026年中期,是应对短期关税冲击的直接措施,提供了缓冲期。 - 然而,其宣布的230亿美元中期投资和将部分生产(如灌装和包装)转移到美国的计划,表明这不仅是短期规避,更是对美国市场长期政策不确定性和“美国制造”趋势的战略响应。 - 这反映出全球制药巨头正被迫在日益分化的全球贸易环境中重塑其供应链,以确保市场准入并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美国对制药业的232条款调查,其真实目标和潜在影响是什么? - 表面目标是国家安全或保护国内产业,但深层动机可能包括:一是迫使制药企业在美国进行更多投资和就业;二是利用关税作为谈判筹码,以降低药品价格或获取其他贸易优惠;三是重塑全球药品供应链,减少对海外生产的依赖,尤其是在关键药物领域。 - 潜在影响是双刃剑:短期内可能推高美国药品成本,但长期可能刺激美国本土制药产能增长,并可能促使更多国家重新评估和调整其关键行业的供应链韧性。 诺华的应对策略对其他跨国制药企业有何借鉴意义? - 诺华的策略提供了一个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蓝图,即通过“在地化”投资和生产来抵消关税影响。 - 这意味着其他跨国制药企业也可能被迫加速其在美国或其他主要市场的本地化生产布局,以适应碎片化的全球贸易体系。 - 此外,企业需要积极进行情景规划,评估不同关税水平下的供应链韧性和成本效益,并可能需要采取多元化生产基地、增加战略储备等措施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