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这只卓越的人工智能(AI)股票有望迎来一个爆炸性季度,并可能在未来几年持续攀升

大中华区
来源: The Motley Fool发布时间: 2025/09/20 18:59:00 (北京时间)
台积电
半导体制造
人工智能芯片
地缘政治风险
先进制程
Image source: Getty Images.

新闻要点

台积电(TSMC)公布的初步销售报告显示,其第三季度业绩远超预期,有望实现一个爆炸性季度。该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占据了超过70%的芯片制造支出,是人工智能(AI)芯片热潮背后的关键力量。 台积电最新的8月份销售数据显示,7月和8月的销售额已达6589亿新台币(218.5亿美元),这已经超过了其第三季度营收指导的70%以上,通常这两个月仅占季度总销售额的65%。这表明其将轻松超越自身指导和分析师预期。 销售强劲的原因包括:特朗普政府关税威胁可能促使部分订单提前;台积电通过在亚利桑那州建厂似乎已安抚了美国政府,从而获得关税豁免。此外,除英伟达中国区H20产品受限外,其他AI芯片制造商对其先进芯片的需求强劲,以及苹果为iPhone 17发布增加芯片生产,也推动了业绩增长。 长期来看,台积电预计2024年至2029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将达20%,甚至可能被低估。其在2纳米和1.6纳米工艺上的晶圆报价显著提高,分别较3纳米工艺上涨50%,并计划在2026年将其旧技术产品价格提高5%至10%,这确保了其在高毛利率下实现强劲的盈利增长。

背景介绍

台积电(TSMC)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半导体代工厂,主要为客户设计和制造各类芯片,其业务模式不涉及自身芯片设计。该公司在尖端制程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在先进逻辑工艺(如5纳米、3纳米)和先进封装技术方面拥有显著优势。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特别是生成式AI的爆发式发展,对高性能AI芯片的需求激增。这些芯片,包括图形处理器(GPU)和定制AI加速器,需要最先进的制造工艺才能实现其性能要求,这使得台积电成为英伟达、苹果等科技巨头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半导体供应链的本土化和多元化,并通过关税政策对海外制造的半导体产品施压。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建设新晶圆厂的举动,被视为其应对地缘政治压力、确保美国客户订单并维持关税豁免的关键战略。

深度 AI 洞察

台积电的定价权和技术领先地位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半导体行业的结构性垄断,以及这种垄断对全球科技供应链的潜在风险? - 台积电的定价权(2纳米晶圆价格上涨50%)直接源于其在先进工艺技术上的近乎垄断地位。在3纳米及更先进节点上,除了三星,几乎没有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且台积电的良率和效率通常更高,这使得设计公司别无选择。这种结构性垄断确保了即使在经济下行或地缘政治紧张时期,台积电也能维持高利润。 - 这种集中度构成了显著的全球供应链风险。一旦台积电的生产受到地缘政治事件(如台海冲突)或自然灾害的影响,全球高科技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中断,影响从AI、智能手机到国防等多个关键领域。各国和科技巨头正努力分散风险,但短期内难以复制台积电的制造能力。 - 尽管各国政府(包括美国)通过补贴鼓励本土建厂,但要达到台积电的规模、技术深度和成本效益仍需数十年。这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台积电将继续是全球科技创新的核心瓶颈点,其地位难以撼动。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及其对台积电的影响,揭示了哪些深层地缘经济动机,以及这如何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格局? - 特朗普政府威胁对半导体征收关税,以及台积电在亚利那州建厂后获得豁免,这不仅仅是贸易保护主义,更是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国家安全和技术主导权的明确战略。目标是削弱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自给自足能力,同时确保关键供应链的“美国化”或至少是“友岸外包”。 - 这种政策导向正在强制性地改变全球半导体企业的投资决策。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巨额投资并非纯粹的商业驱动,而是地缘政治压力下的战略应对,以确保其进入美国市场和获得美国客户订单。这导致了成本结构的变化和效率的降低,但却是维持全球市场地位的必要牺牲。 - 长期来看,这种地缘经济战将加速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区域化和碎片化。各国将优先发展本土产能,即使成本更高,以减少对单一地区或供应商的依赖。这将导致全球产能过剩与局部短缺并存,并可能提高芯片的整体成本,最终影响所有依赖半导体的下游产业。 除了短期销售强劲和长期技术领先,台积电在应对中国市场和美国政策之间的平衡中,面临哪些未被充分识别的系统性风险,这对其未来增长路径有何潜在影响? - 台积电在中国的业务平衡是一个微妙且日益严峻的挑战。文章提到英伟达H20在中国市场受阻,反映了美国出口管制对台积电客户的直接影响。尽管台积电自身可能获得豁免,但其主要客户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受限,最终将影响对台积电的需求。 - 另一个风险是“技术民族主义”的抬头。中国正在大力投资本土半导体产业,目标是实现自给自足。虽然短期内中国本土代工厂无法匹敌台积电的尖端技术,但长期来看,这种趋势可能侵蚀台积电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尤其是在成熟工艺方面。此外,中国政府对本地企业购买本地芯片的倾向,即使性能稍逊,也可能对台积电构成挑战。 - 台积电的全球布局虽然旨在分散风险,但也使其暴露于更多司法管辖区的政策和法规。例如,如果美国未来政策进一步收紧对华技术出口,即便台积电的美国工厂也可能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为全球客户服务的能力。这种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增加其运营复杂性和合规成本,进而影响其长期增长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