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微软为投资者提供了174亿个理由,让其大举买入这只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巨头股票

北美
来源: 莫特利财经发布时间: 2025/09/20 17:40:00 (北京时间)
微软
Nebius
英伟达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
Image source: Getty Images.

新闻要点

微软与英伟达支持的数据中心公司Nebius签署了一份为期五年、价值174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协议。这笔交易对于Nebius而言具有变革性,其指导的年经常性收入(ARR)此前为11亿美元,而新协议每年将带来约35亿美元的收入,使其预期ARR达到46亿美元。此举不仅将Nebius提升至与Oracle和CoreWeave等AI基础设施同行并驾齐驱的地位,也验证了其技术能够满足超大规模企业的标准。 对微软而言,该合作具有战略意义,有助于在GPU长期短缺的情况下,在不增加内部基础设施或承担前期资本支出及执行风险的前提下,确保足够的计算资源。文章强调,AI投资是一项结构性转变而非周期性趋势,为计算资源供应商创造了持久的顺风。尽管Nebius股价在消息公布后飙升39%,其相对于同行的预期市销率仍显折价,但分析也提到潜在的客户流失和同行估值比较的复杂性。作者认为,考虑到这一验证以及持续的结构性需求,Nebius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买入并持有机会。

背景介绍

人工智能(AI)的爆发式发展已席卷华尔街,促使投资者将目光从最初的“七巨头”扩展到更广泛的AI生态系统。其中,Oracle和CoreWeave等公司在AI基础设施层脱颖而出,专注于提供基于云的图形处理器(GPU)访问服务。 GPU(主要由英伟达和AMD设计)供应持续紧张,大部分被全球大型科技公司吸收。这种供需不平衡催生了“GPU即服务”的商业模式,允许企业通过云基础设施租用芯片容量,为无法直接获取GPU的公司提供了省时且高效的解决方案。

深度 AI 洞察

这项巨额交易如何重塑AI基础设施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它对超大规模企业“自建”与“购买”策略有何深层影响? - 微软与Nebius的交易表明,即使是资金雄厚的超大规模企业,在面对GPU供应瓶颈和快速变化的AI需求时,也更倾向于通过外部合作来快速扩展计算能力,而非完全依赖内部基础设施建设。 - 这可能预示着“GPU即服务”市场将加速整合,小型专业服务商若能提供差异化技术或更灵活的部署,将成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关键合作对象,从而进一步加剧行业对少数GPU供应商(如英伟达)的依赖。 - 这种模式也可能降低超大规模企业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资本支出风险,将其转嫁给专业服务商,从而优化其资产负债表,并加速AI应用的部署。 考虑到AI基础设施市场的初期阶段和快速演变,评估Nebius这类公司估值时,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和隐含假设需要投资者警惕? - 估值高度依赖于长期合同的稳定性和客户留存率,而AI技术和需求变化迅速,客户是否会长期锁定单一供应商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 - 市场对GPU供应短缺的预期可能已经被过度反映,一旦供应改善或新的计算范式出现,现有服务商的竞争优势可能被削弱。 - 尽管Microsoft的背书提供了强大验证,但Nebius的客户集中度风险将显著上升。若未来与微软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化,将对其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除了直接的财务回报,微软对Nebius进行如此大规模的长期承诺,其背后可能存在哪些更深层次的战略动机,这又如何反映了AI行业的更广泛趋势? - 微软可能旨在通过此交易锁定稀缺的GPU计算资源,以确保其Azure云平台在AI军备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抵御来自AWS和Google Cloud的竞争压力。与一个专注于AI基础设施的小型创新者合作,可能比完全依赖Nvidia等大型供应商更具战略灵活性。 - 这也可能是微软“孵化”或“绑定”潜在未来技术伙伴的策略。通过早期的大规模投资,微软不仅获得了计算能力,还可能通过紧密合作影响Nebius的技术路线图,确保其服务与Azure生态系统深度融合。 - 这种模式反映了AI行业中“开放创新”和“生态系统合作”的趋势,即领先企业不再追求完全自给自足,而是通过与专业化公司合作,共同构建和完善复杂的AI技术栈,从而加速AI的商业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