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什卡利主张今年再降息两次,认为关税对通胀影响有限

新闻要点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尼尔·卡什卡利表示,他预计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关税对通胀的长期压力有限。这一前景支持他呼吁进一步降息。 卡什卡利主张美联储在今年剩余的两次会议上各降息一次,此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已批准了一次降息。这意味着他预计今年将总共降息三次,这比他此前在“点阵图”中的预测多了一次。 尽管通胀率高于央行2%的目标,卡什卡利更为鸽派的立场是受到劳动力市场走弱以及他认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是“一次性效应”、将在几年内消退的信念所驱动的。他指出,最近的FOMC会议虽然有特朗普任命的新理事斯蒂芬·米兰出席,且以11比1的票数批准了最新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但会议本身却“平淡无奇”。
背景介绍
美联储肩负着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双重使命。在2025年,通胀一直高于其2%的目标,这使得美联储在利率政策上面临两难境地:既要控制通胀,又要避免经济衰退。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2024年赢得连任后,其政府继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包括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这些关税旨在保护国内产业,但也可能推高进口商品价格,从而对通胀产生影响。美联储官员对于关税的长期影响及其应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存在不同看法。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是美联储的主要货币政策制定机构,由12名成员组成,其中包括7名理事、纽约联储主席以及其余11位地区联储主席中的4位轮值成员。尼尔·卡什卡利在2025年没有投票权,但他将在2026年获得投票权,这使得他的观点虽然不立即影响政策,但对未来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深度 AI 洞察
卡什卡利对关税“一次性效应”的判断是否忽视了更深层次的结构性转变? - 卡什卡利的观点可能过度简化了关税对通胀的潜在影响。关税不仅仅是简单的成本增加,它们还可能通过改变全球供应链、促使企业将生产迁回国内(reshoring)并减少对低成本进口的依赖来产生更深远的结构性影响。 - 这种供应链的重塑可能导致生产成本的永久性上升,因为国内生产往往比全球化生产更昂贵。此外,如果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性关税,全球贸易量可能下降,进一步推高价格并限制商品选择。 - 投资者应警惕,认为关税影响是“一次性”的观点可能低估了其对长期通胀预期和企业盈利模式的持久性影响,尤其是对那些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的行业。 面对通胀高于目标和劳动力市场走弱的矛盾信号,美联储内部的真实分歧可能是什么? - 卡什卡利的鸽派立场(主张更多降息)可能反映出美联储内部对经济衰退风险的担忧日益加剧,以及对劳动力市场恶化的优先关注。在通胀小幅超标的情况下,部分官员可能认为,避免经济硬着陆比严格维持2%通胀目标更为重要。 - 然而,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等鹰派人士(特朗普任命,曾批评鲍威尔)的存在表明,美联储内部可能存在对通胀粘性及其对美联储信誉影响的严重担忧。他们可能主张,在通胀明确回到目标之前,应保持更紧缩的货币政策。 - 这种分歧可能导致未来政策沟通不确定性增加,并可能在投票中体现出更大的波动性,从而影响市场对未来利率路径的预期。 美联储在新任理事加入后,其独立性是否受到潜在的政治压力? - 斯蒂芬·米兰作为特朗普总统的任命者,其对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和美联储整体的批评态度值得关注。虽然卡什卡利称会议“平淡无奇”,但这并不排除新任理事通过内部辩论或公开评论对美联储政策方向施加压力的可能性。 - 政治任命的官员通常会带来与任命总统相符的经济哲学,这可能导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潜在摩擦或协调。例如,如果政府推行刺激性财政政策,而美联储同时降息,可能会加剧通胀风险。 -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美联储官员的公开言论和投票记录,以识别任何可能表明其独立性受到侵蚀或政策制定受到政治因素影响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