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新芯片能否最终在中国取代英伟达?

新闻要点
阿里巴巴集团正通过推出高性能处理器和开源人工智能代理,加大对美国科技巨头的挑战。其半导体部门平头哥发布了PPU芯片,据报道性能与英伟达H20相当,并超越华为昇腾910B,旨在应对美国出口限制。 中国联通已与包括平头哥在内的四家国内芯片制造商签订合同,购买大量加速器,其中平头哥贡献了大部分算力。此外,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通义推出了一个开源“深度研究”代理,声称与OpenAI的工具匹敌,但效率更高且所需参数更少,并已集成到高德地图和通义法睿中。 阿里巴巴股价今年迄今已上涨92%,主要得益于其云业务和人工智能的进展。联合创始人马云重新介入公司战略,将人工智能和与京东、美团的竞争作为复兴核心,并承诺进行大规模投资。
背景介绍
美国政府自2022年起对中国实施了严格的先进半导体技术和设备出口管制,旨在限制中国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发展。作为回应,英伟达等公司推出了符合管制的“降级版”芯片(如H20)以继续在中国市场销售。 在这些限制下,北京方面加大了对本土芯片产业的支持,以实现技术自给自足。阿里巴巴作为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和电子商务巨头,其业务对AI计算能力有巨大需求。此前,马云在经历了北京的监管打击后,于2023年开始重新积极参与公司战略,重点聚焦于人工智能和云业务的复兴。
深度 AI 洞察
阿里巴巴的本土芯片战略在面对持续的美国技术限制时,其有效性究竟如何? - 阿里巴巴平头哥PPU芯片性能达到英伟达H20的水平,这是在受限环境下的一项显著技术成就。然而,H20本身是为符合美国出口管制而设计的“降级版”芯片,这意味着平头哥仍在追赶英伟达未受限制的顶级产品(如H100/H200)。 - 中国联通等国企采购国内芯片,体现了北京强烈的国产替代意志,为本土芯片提供了稳定的需求,但这种需求可能并非完全基于市场最优选择,而是国家战略驱动。 - 长期来看,虽然短期内能满足部分基础AI算力需求,但若美国进一步收紧管制,或英伟达等巨头在非受限市场推出更先进技术,中国芯片产业持续追赶的压力巨大,技术差距可能难以完全弥合。 马云的回归对阿里巴巴的长期战略和投资者信心意味着什么? - 马云的回归及其“让阿里再次伟大”的口号,为公司注入了强烈的战略领导力和明确的增长方向,特别是将人工智能和云服务置于核心地位,这可能提振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创新能力和市场份额扩张的信心。 - 其强调的500亿元人民币补贴计划和3800亿元人民币的AI及云投资承诺,显示出阿里巴巴在关键增长领域押注的决心,旨在夺回市场份额并应对国内竞争对手的挑战。 - 然而,马云的回归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双刃剑效应。过去他曾因言论而引发监管关注,其高调风格在当前中国更强调国家战略和企业合规的背景下,仍需观察如何平衡。 阿里巴巴在AI芯片和AI代理方面的双重发力,将如何重塑中国科技巨头的竞争格局? - 阿里巴巴在硬件(PPU)和软件(开源AI代理)两方面的同步投入,旨在建立端到端的AI能力体系,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并在技术栈上实现自给自足。 - 这将加剧中国AI领域的内部竞争。平头哥的PPU将与华为昇腾、壁仞科技等本土芯片厂商直接竞争,而通义的AI代理则与百度文心一言、腾讯混元大模型等形成对垒。 -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中国AI市场将变得更加多元化和竞争激烈,头部企业在技术创新、生态构建和商业化落地方面的能力将成为关键的投资考量。阿里巴巴能否凭借其强大的云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优势,在这场AI竞赛中脱颖而出,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