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阿里巴巴领跑中国科技股飙升至四年新高:此次上涨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新闻要点
百度和阿里巴巴正引领中国科技股迎来多年来最激动人心的反弹之一,推动该板块达到自2021年以来的新高。截至2025年9月中旬,这两大巨头凭借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积极布局、更新的增长计划以及巨大的未来机遇吸引了广泛投资者的关注。恒生科技指数已上涨超过3%,这不仅得益于百度和阿里巴巴,也包括京东和美团等其他公司的推动。在经历了几年的波动之后,中国科技领域信心似乎正在强劲回归。 AI是此次上涨的主要引擎。百度凭借其先进的文心一言(ERNIE AI)模型和大力推广使用自研AI芯片进行训练而备受瞩目,这不仅提升了其技术实力,还有助于降低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百度AI云收入同比增长42%,标志着其成功从传统的广告模式转向更稳定、以技术为中心的收入来源。此外,百度的自动驾驶服务“萝卜快跑”(Apollo Go)正迅速增长并接近持续盈利,增强了市场对长期发展的信心。 阿里巴巴也紧随其后,其股价上涨得益于开始使用自研AI芯片进行项目训练的消息,这是中国AI军备竞赛中的重要一步。阿里云业务同比增长26%,其AI产品销售已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显然,阿里巴巴正在超越电子商务,成为AI和云解决方案领域的巨头。这两家公司均被视为中国AI革命的领导者,许多人认为这将在未来几年带来巨大回报。 此次反弹为那些在多年来中国监管打击、贸易紧张和经济不确定性中保持谨慎的投资者带来了乐观情绪。百度和阿里巴巴股价达到2021年以来的最高点,表明投资者情绪正在积极转变。尽管存在障碍,但人们越来越相信中国的科技巨头可以通过开创性的AI发展引领潮流。当然,风险依然存在,但与许多美国科技巨头相比,鉴于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政府对AI增长的支持,它们的估值显得颇具吸引力。
背景介绍
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科技行业经历了多重逆风,包括严格的监管打击、中美之间的贸易和技术紧张局势,以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投资者信心的动摇和科技股的长期低迷,使得许多中国科技巨头的估值承压。 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一直积极推动技术自给自足,特别是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以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此次百度和阿里巴巴等公司股价的反弹,发生在这些公司在AI芯片自研和AI模型商业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之时,这表明市场对中国本土科技创新能力和政府支持下的战略转型开始重新评估。
深度 AI 洞察
此次反弹仅仅是市场情绪的短期回暖,还是预示着中国科技战略的深层转变? 此次涨势超越了单纯的情绪反弹,它反映了中国在AI和半导体自主化方面的战略决心正在转化为实际的市场价值。百度和阿里巴巴在自研AI芯片和模型上的突破,不仅是技术成就,更是中国减少对西方技术依赖、实现“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关键一步。这种由国家战略支撑的科技进步,赋予了这些公司超越短期市场波动的韧性,预示着一个更加自主和内生增长的科技生态系统。 考虑到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持续技术限制政策,中国科技巨头如何平衡全球化与本土化策略? - 在特朗普政府持续的技术限制下,中国科技巨头愈发倾向于“本土化优先”战略,以确保核心技术和供应链的韧性。这包括投入巨资研发自研AI芯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以及构建国内生态系统。 - 但同时,它们也并非完全放弃全球化。例如,通过在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扩展业务,或寻求与非西方国家的合作,以规避主要西方市场的直接冲突,实现某种程度的“去风险化”全球化。 - 这种平衡策略的核心在于:确保本土根基稳固,同时审慎地寻找国际扩张机会,而非盲目追求。这可能导致其全球业务模式向更加碎片化和区域化的方向发展。 此次科技股上涨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何影响? - 此次中国科技股的强劲反弹,特别是如果能持续,将显著提升香港作为中国科技巨头国际融资和交易平台的吸引力。恒生科技指数的活跃表现,有助于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关注香港市场。 - 这也可能促使更多中国科技公司选择在香港上市,而非美国,从而进一步巩固香港在连接中国内地资本与国际市场方面的独特地位,特别是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 - 然而,其长期影响力仍取决于香港自身市场流动性、监管框架以及与内地资本市场的互通性能否持续优化,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金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