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银行完成首次基于区块链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支付
新闻要点
在瑞士银行家协会(SBA)的倡议下,瑞银集团(UBS)、瑞士邮政银行(PostFinance)和Sygnum银行完成了一项概念验证(PoC),测试了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在银行间支付中的应用。这标志着通过公共区块链进行的首次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银行支付。 该测试涉及启动由区块链上标记为“存款代币”的支付指令触发的链下法定货币转账。首个用例实现了参与银行客户之间的支付,第二个则测试了类似于托管的流程,即用存款代币交换代币化的真实世界资产(RWAs),并自动处理交易。 SBA表示,虽然测试结果证实了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机构支付的“可行性”,但可扩展性仍需要“额外的设计调整以及与其他银行、基础设施提供商和当局的更多合作”。瑞银集团数字资产主管Christoph Puhr指出,这表明传统银行存款与公共区块链之间的互操作性正在成为“现实”,将加速代币化资产领域的创新。
背景介绍
近年来,全球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对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和区块链的兴趣持续增长,以探索其在提升效率、安全性和透明度方面的潜力。代币化和智能合约被视为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实现资产的原子化结算和自动化交易。 瑞士长期以来一直是金融创新的中心,并积极探索区块链和数字资产的应用。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对区块链公司采取了相对开放和前瞻性的监管态度,使其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之一。此次SBA牵头的概念验证,是该国推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重要步骤。 与此同时,包括美联储和国际清算银行(BIS)在内的全球主要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在积极研究和试验智能合约及代币化系统,旨在评估其在未来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和潜在挑战。
深度 AI 洞察
瑞士银行为何坚持将公共区块链用于“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支付,尤其是在可扩展性仍是挑战的情况下? - 瑞士的战略意图可能超越单纯的技术验证。通过公开声明“具有法律约束力”,SBA和参与银行旨在为公共区块链在机构金融中的应用提供监管和法律上的背书。这不仅能吸引更多数字资产业务,也可能在未来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标准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 - 选择公共区块链而非私有链,表明其长期愿景是实现更广泛的互操作性,并避免私有链可能带来的中心化风险和信任壁垒。尽管存在可扩展性挑战,这被视为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而非核心战略方向的阻碍。 - 这种做法也可能使其在面临潜在的跨境支付摩擦或制裁风险时,能为客户提供更具弹性的数字资产服务,从而巩固其作为中立金融中心的地位。 这一发展如何重塑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竞争格局,对投资者有何启示? - 传统金融机构(TradFi)主动拥抱公共区块链和代币化,预示着TradFi与DeFi之间加速融合而非取代。银行正寻求将DeFi的效率和透明度优势整合到其受监管的框架内,从而捕捉代币化经济的价值。 -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 - 传统银行股: 那些积极投资数字资产基础设施、区块链技术整合的银行,可能会在长期内获得竞争优势。关注其研发投入和战略合作。 - 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商: 随着更多机构采用,提供可扩展、安全且合规的公共或混合区块链解决方案的公司将受益。 - DeFi协议: 纯粹的DeFi项目将面临更大压力,需要证明其在安全性、合规性或独特定位上的优势,以便与传统机构的“DeFi-ified”产品竞争或寻求合作。 在唐纳德·特朗普政府治下,瑞士此举可能受到哪些监管或地缘政治激励? - 瑞士可能希望通过在数字金融领域建立领先地位,以增强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独立性和影响力。在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政策的背景下,各国都在寻求技术和经济上的自主优势,以应对潜在的贸易或金融摩擦。 - 早期采纳和完善区块链支付框架,可能使瑞士成为数字资产和代币化证券的全球结算中心,吸引寻求更高效、更具韧性交易环境的国际资本。 - 尽管美国也在探索CBDC和智能合约,但其监管路径可能更为复杂且不确定。瑞士的先行一步,可以在潜在的全球数字货币体系竞争中获得先发优势,并为寻求规避某些特定国家数字资产政策的国际企业提供替代方案。